连城检察院:

还原生鲜“真本色”守护消费者权益


本报讯(通讯员 黄水林 林丽花)“以前红灯确实会影响我们对肉品质的判断,现在换回普通灯光,我们买肉也更放心了。”近日,连城县人民检察院深入当地商超对“生鲜灯”专项整治进行回头看时,正在购买牛肉的消费者老罗对检察官表示说。

不少消费者反映,在超市买肉时感觉很新鲜,但买回来后发现并不新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生鲜灯”在作祟,它能使生鲜食品看起来更加红润饱满,在一定程度上会误导消费者购买不新鲜的食品,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去年底,连城县检察院在“益心为公”志愿者检察云平台上收到“部分商超可能存在滥用‘生鲜灯’,影响消费者对生鲜食品品质的辨别”线索后,立即联合连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食用农产品销售质量安全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行动中,连城检察官与市场监督管理人员深入农贸市场、超市等场所进行检查和普法宣传,发现部分超市、农贸市场存在经营者使用的“生鲜灯”不符合规定以及其他食品安全隐患。针对发现的问题,连城县检察院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检察建议12件,同时与属地镇政府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益心为公”志愿者以召开圆桌会议的方式共同推进问题解决。

“消费产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我们立足检察监督职能,围绕消费者所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全力守护消费者权益,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新时代检察履职的民生‘温度’。”连城县检察院检察长李坤然表示。截至目前,该检察院通过开展“生鲜灯”专项整治行动,先后促成16家各类市场主体对不符合规定的“生鲜灯”进行更换,还原生鲜食品真本色,让老百姓买得放心、吃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