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感谢信背后的法度与温度


融媒体记者 曾燕福 通讯员 林杰

春节刚过,龙岩市青草盂地区人民检察院就收到了来自假释罪犯陈某某及其家属的感谢信。

原来,春节前夕,龙岩某监狱的两名服刑人员被裁定假释。当天,假释人员到其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报到接受社区矫正监管教育,春节得以回家与亲人团聚。其中罪犯陈某某的母亲因身患尿毒症等多种疾病,长期无法来岩会见,陈某某春节前假释回家后,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一封看似平常的感谢信,折射的却是青草盂检察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推进假释制度适用,加强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的努力。去年以来,该院不断更新刑罚执行理念,聚焦问题、勇于担当,形成办理假释监督案件“四步曲”模式,高质效推进假释工作。

以大数据赋能为基础,建立筛查模型。创建运用假释案件法律监督模型,改变了过去人工筛查、逐案查档的方式筛选假释案件,实现自动导入监狱罪犯基础信息数据,精准筛查、快速推送初步符合假释条件的监督线索,并及时调阅相应档案卷宗。

以信息共享为保障,完善工作机制。将初步符合假释条件的罪犯名单通报至监狱相关部门,督促其对罪犯服刑期间的表现情况、生理心理状况、再犯罪危险性及假释后生活来源等因素综合考核考察,并及时委托开展社会矫正调查评估。

以实地调查为抓手,提升办案质效。承办检察官在审查案件材料基础上,通过面对面核查罪犯一贯表现情况,前往案发地、罪犯居住地等实地走访调查取证,对关键案情进行调查核实,进一步落实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要求,提升假释案件质效。

以公开听证为载体,促进公平公正。邀请人民监督员、听证员召开假释案件听证会,听证员在全面了解假释案件的相关事实、理由及法律依据的基础上,经现场提问、听证评议后,提出听证意见。承办检察官根据全案事实、证据及相关法律依据,并结合听证意见,建议刑罚执行机关对罪犯提请假释。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依法能动履职,创新办案形式,加强调查核实与公开听证,以更有力的措施发挥假释制度的价值功能。坚持数字赋能办案工作机制,进一步促进假释制度适用,激励罪犯积极改造,实现刑罚目的,维护司法公正,推进社会治理。”26日,接受采访时,青草盂检察院主要负责人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