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过年喜添『丁 』


曾岩

今年春节我们家特别喜庆、热闹。儿子年前回来结婚,我家添了新成员,儿媳是安徽安庆市人,他们在新加坡相识、相爱,然后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家中迎娶新媳妇,是谓添“丁”。添“丁”之喜,喜不自禁。

我的老家在梅花山麓,房子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的四合院。前年我们兄弟简单装修一下,条件还是十分简陋。为了迎接新媳妇进门,我们夫妻提前回去准备,给他们铺了一间新房,床是儿子之前睡的,被子等四件套是新采购的,怕儿媳太冷,妻子又加了一床厚被子。

儿子、儿媳在龙岩结婚后,一直在龙岩居家办公。他们大年三十还要上班。我们本准备年二十九先回去,除夕早上再下来接他们,刚好年二十九晚上村里有人回去,他们就连夜赶回来过年了。家里最高兴的莫过于我的父母,孩子的爷爷、奶奶一直盼着孙媳妇回来。当孙媳妇进门那一刻起,我的母亲嘘寒问暖,生怕哪里做得不够到位。好在儿媳不是娇生惯养的姑奶奶,对大家的担心,她总是说“很好”“习惯”“没事”。

儿媳爱包饺子,妻子怕她吃不惯家里的饭菜,在我们回去时就交代我去买了一袋面粉回来,让儿媳在春节期间包饺子。大年三十上午,妻子把面粉拿了出来,让儿媳来包。儿子在新加坡时也学会剁馅,吃过早饭,他就负责剁肉做馅,儿媳开始和面,经过揉、搓、捏、拽等一系列精细的动作,一坨普普通通的面团,在儿媳的手中变成了一张张薄薄的饺子皮。大家围着大桌学包饺子。我是第一次包饺子,原本以为这是一个简单活,只需把馅料放在面皮里,然后把面皮对折就可以了。然而,真正操作起来却并非如此。我不是馅放多了,就是放少了;刚捏好这边,又弄破了那边。似乎感到两只手不听使唤......在儿媳的指导下,我逐渐掌握了正确的包饺子技巧。儿媳特别能干,还能在小小的饺子上面捏出好几个花纹呢!饺子包好后,煮也是技术活,妻子在儿媳的指导下,也学会煮饺子。大年三十中午,我们围成一桌吃饺子,我的父亲特别爱吃。这是我们家过年第一次吃饺子。

今年的年夜饭又是二弟下厨,我让儿子和侄儿要去学习做菜,儿媳也一直在厨房里帮忙,从择菜到洗菜,从切菜到配菜,样样下手帮忙。当年夜饭上桌后,儿子带着媳妇向家人一个个敬酒,爷爷奶奶不能喝酒,他们以汤代替,一声声“添福添寿”“身体健康”“早生贵子”,回荡在我家的餐厅。我们兄弟虽然分家了,但我们每年都在一起过年,这次儿子结婚,弟弟夫妻俩特别辛苦,儿子儿媳又专门多敬叔叔婶婶一杯。年夜饭后,我们在客厅看春节联欢晚会,儿子夫妻俩给安徽的岳父母拜完年后,就去围着他们的爷爷说话,老爷子十分高兴,时不时传来他爽朗的笑声,我一看,老爷子竟然和孙媳妇一起玩抖音视频呢,把他收藏的抖音视频播给他们看,还问孙媳妇是否有抖音,当得知她没有抖音时,还在得意地大笑。看着老小情深,儿媳一点都不嫌弃老人时,我迅速拿出手机拍下那感人的一瞬,发到朋友圈,得到很多朋友的点赞。此时一股暖流传遍全身,我感到无比欣慰,说明儿子有眼光,能找到一位孝敬老人的伴侣,这真是我家有福啊!

年初一早上7点半,我们要举行开门仪式,我让儿子早点起来,一起参加开门大吉仪式。儿媳也准时起来了,我教他们如何准备供品,左茶右酒,酒、茶不能倒错,然后焚香拜天地、拜祖宗。开门后,父亲在厅堂为一对新人祈福,自豪地告诉列祖列宗今年我们家添丁了,祈求祖宗护佑一对新人早生贵子,祈佑一家人吉祥安康、万事顺遂。早饭后,我带着儿子、儿媳去各家各户拜年,去认识全村所有的公公、婆婆、叔叔、婶婶。每到一家,都会收获满满的,大家都给一对新人送上祝福,还要按照我们的风俗给新人红包......

娶个好妻富三代。龙年春节,我家的儿媳来到龙岩过大年,我们全家都十分幸福和快乐,我们度过了一个祥和的春节。龙年的春天,充满期盼,我期待龙年秋天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