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廖君
客家菜有着其他地方菜所不具备的特点:它不是只属于某一个地方的菜,而是生活在全国甚至是全球不同地方的一个叫做“客家”的民系的人们,共同传承却又各自演绎着的一种生活智慧的味觉体现。客家菜是客家人谨守传统、融合在食材和风俗中做出来的菜,因此,客家菜应该有两个内涵:它谨守的是什么传统,也就是它的文化根脉是什么;不同地区的客家人做出来的客家菜一定不会完全相同,这就形成了客家菜丰富的表现力和强大的审美张力。
客家菜的文化根脉要怎样寻找?对我来说,就是到非遗研究中去找。我在梅州市文化馆从事非遗研究工作将近十年,在对十大类非遗代表性项目的挖掘整理和保护过程中,我发现和饮食相关的非遗项目在梅州的非遗项目里面占比非常大,429个四级非遗项目,和饮食相关的有110多个。长期的非遗研究工作,特别是配合梅州市政府做梅州市非遗产业化调研后,我深深感受到,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申报过程特别注重历史渊源和传承谱系,其中的美食故事更可靠也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