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师范大学教授 黎章春

客家菜有生态的味道、有时间的味道、有文化的味道、有中国的味道,是客家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

要进一步擦亮客家饮食文化这张名片,进一步增强客家菜表现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关键是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在传承的基础上,对接现代人的需求,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大力开展创新实践:

由地方政府主导,成立客家饮食文化研究机构和职业培训学校,创办客家饮食文化专刊。

充分发挥高校、社会研究机构的科研与人才培养优势,建立并完善产、学、研联动发展机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与规范,制定客家菜制作标准,加快推进客家菜产业发展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

建立并完善不同客家地区互学互鉴交流机制,申报更多非遗传承和国优菜品,创新更多招牌菜,共同打造客家菜系品牌。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路径,以美食制作大赛和名品评选为抓手,加速推进客家菜的创新与发展。

大力发展客家菜原材料产业基地建设,确保客家味道还是那个味道、更好的客家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