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客家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周云水

客家饮食文化独成体系,又由于客家族群内部的差异而分出不同的流派。客家美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同地域也呈现出各自的特色。

闽粤赣客家山区生态环境相似,基于共同的农耕文化基地,产生的美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属于客家饮食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米粄类的小吃又是其核心要素。

粄的历史由来已久,不仅是客家人的特色美食,也是客家话的独特称谓。粄食是客家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融入了客家人的风俗文化,既是婚丧喜事的重要礼品和食品,也是客家人礼尚往来的馈赠物品。粄食作为客家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是沟通感情、增进亲情友情的载体。客家山区的粄食类小吃,保留完整,广泛应用,遍地流传,其专业化、规模化已成雏形,传承有序且时有创新,产生了较大影响。

随着客家地区旅游日益占据经济发展主导地位,以米粄类小吃为代表的客家美食类非遗项目的挖掘、传播和活化利用,将成为当前客家文化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