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出嫁了
■ 杜轩民
偶尔,女儿与我作对让我恼羞成怒时,我就忍不住在妻子面前抱怨:还是让她早点嫁出去吧!
女大不中留。说着说着,这个日子就悄然临近了。
女儿相处的对象与她同单位,是从外省考录本地的。小伙子瘦高,清秀,言语甜蜜,举止勤快,初次来家见面时,给我夫妻俩较好印象,我们未提出异议。婚姻大事理应自主,但父母的态度也很重要,毕竟过来的人见得多、看得透、更理性,何况出自护犊情深。相亲节目《非诚勿扰》里某位男嘉宾说得很好:如果自己的婚姻能够得到父母的祝福,那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我当然希望女儿的婚姻能得到我夫妻俩的祝福。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女儿与男友从相识到相知,从相知到相恋,彼此感觉合适,水到渠成地办理了结婚登记。从法律层面上讲,相互之间已是一家人;从传统风俗上讲,还差一场婚礼。
亲家身居遥远的异地,因工作和照料长辈的缘故,来这里的时间十分有限,难免顾此失彼,对晚辈的扶助自然心有余而力不足。我夫妻俩虽说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但对当地民俗并不熟知,属红白喜事素人,偏向人情世故从简,这看似移风易俗,实则偷闲的成分要多一些。从帮扶晚辈分担事务的角度而言,我承认有愧。若从避免过多插手年轻人事宜、塑造独立人格的角度来讲,我很心安。年轻人有了发挥的自由空间,就能展翅高飞、茁壮成长。恰巧女儿女婿自主能力强,办事利落,基本不用别人操心,这无形中成全了亲家的“难”、我夫妻俩的“懒”。不羞别人笑话,别人家的孩子大多是父母给操办婚礼的,而我家女儿女婿似乎自己给自己操办婚礼。这不,饰婚房、挑日子、选酒店、定菜单、请亲友、排仪式等大小事宜几乎都是他们独立完成,双方父母只做了些诸如贴窗花、泡茶、煮点心、撑红伞之类的辅助事务,其他最多就是露露脸而已。我突然觉得女儿女婿有点了不起,其思维水平和处事能力超出我的预想,在我心中他们已经是大人了。
大喜的日子如期而至。这天中午,酒店宽敞的大厅里金碧辉煌、流光溢彩,受邀的亲友们齐聚一堂,热热闹闹地祝福这对新人喜结良缘。中午时分,大厅正门徐徐打开,婚礼在女儿钢琴弹奏《情不自禁爱上你》的曲目声中拉开序幕,演奏行云流水,琴声优美典雅,博得全场赞赏的目光和掌声。演奏完毕,女儿双手拎起婚纱裙摆独自迈上T型台,缓缓走向大厅中央,与守候在那里的郎君会合。此时,大厅响起的背景音乐依然是《情不自禁爱上你》,只是大提琴成了主角。大提琴的奏响像在呼吸,缓缓流淌的旋律浑厚深沉、荡气回肠,仿佛是在诉说我对女儿的祝福和不舍。两位新人的真情对白把婚礼推向高潮,在司仪的策动下,他们敞开心扉、倾诉爱恋、憧憬未来,尤其是女婿一腔深情表白感动得女儿热泪盈眶,在场的亲友们也为之动容。我希望他们的对白成为誓言并践行一生。
会顶撞的女儿出嫁了,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之后,我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呢?说实话,变化不大。但毕竟身边少了一个“搅局”的人,日子多少变得清冷了一点,没人顶撞的生活寡味了一些。不由让我勾起一段往事:当年,我家自建房屋于319国道旁,刚入住居家时,大车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让人难以入睡,厌烦至极,但厌烦没有改变现状,无奈久而久之也就慢慢习惯了。后来319国道改线,我家那段变成了街道,从此禁止大车通行。奇怪的是,突然失去巨大的轰鸣声,我反倒一下子睡不着了。生活本是五味杂陈,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人生经历多了,学会适应了,生活就会变得波澜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