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林海云:获得朱德称赞的经济专家
■陈健
林海云(1911—2007),福建省龙岩县城东门外平寨坊(今龙岩市新罗区东城街道)社兴人。他于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烽火硝烟,担任过八路军总司令部四科科长、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工商总局副局长、中共冀南区委经济部副部长、华北政府工商部副部长等职,是一位从战火纷飞的岁月中走来的经济专家。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国务院财贸小组副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部党组书记、代理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署长等,为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重要的贡献。
林海云6岁入私塾接受教育,8岁上小学,9岁学打算盘,仅用了3个晚上便熟记了算盘口诀并且能够娴熟地应用,很快便能熟练地用双手拨打算盘。他的记忆力惊人,对各种数据(数字)很是敏感,口算、心算快速、纯熟、准确,对加减乘除运算,只要你报出数字他就能立即算出结果。
加入革命队伍后,林海云随中央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行军二万五千里到达陕北。1937年9月,他跟随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等到了抗日前线,在山西的八路军总部作战科工作。平型关战役中,对于在战斗中负伤的八路军伤残人员如何发放抚恤费,是八路军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前无先例的情况下,林海云依据自己在工作中的实践、感悟和体会,大胆地提出了发放抚恤费的数额标准。他的创造性的建议,得到了彭德怀副总司令和总部首长的认可。自此以后,凡是在战斗中负伤的伤残人员发放抚恤金,都是根据林海云提出的方案的标准来执行。
1938年,林海云在八路军总部四科(即原来的副官处)担任科长,主要负责总部首长及核心机关的生活财务管理和物资的采购供应等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遭受到敌人的严密封锁,在经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林海云组织人员开荒种地发展生产,创办军人服务社,兴办榨油、制作豆腐等作坊,将黑豆进行深加工,制成豆油、豆腐,生成豆芽菜等供给部队的日常生活需要,还利用豆饼、豆渣和菜头菜尾办起了猪场饲养生猪,逢年过节可以宰杀自己饲养的生猪改善战士生活。在战斗的间隙,他还利用总部机关运输排空闲的军马成立运输队,为山西的一些商人运送货物,赚取运输费增加部队收入。
1940年8月,“百团大战”开战。10月,日寇开始派重兵向抗日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扫荡”,所到之处实行“焦土”政策。“百团大战”后,抗日根据地物资非常紧缺。林海云抓紧完善贸易系统,在重要的通商口岸、传统的集市和大的集镇等地组织开展经贸活动,组织收购山货外销,换回根据地急需的各种物资。另一方面,积极贯彻执行边区政府制定的各种贸易政策,推行“冀南钞”,抵制伪钞。他出任冀太联办贸易总局局长仅半年,就顺利地打开了太行山根据地贸易工作局面。1941年9月,林海云担任了边区工商管理总局副局长,当时沁源县市场上的食盐价格严重上扬,盐价的不稳定引起了当地老百姓的恐慌与不满。对此,林海云果断采取措施,将沁源县公营商店中库存的大量食盐堆放在店中柜台上让老百姓自由购买,使大家明白食盐是能够保障供应的。通过有力措施,及时化解了食盐价格上涨的问题,消除了群众的疑虑,稳定了人心。为加强农村集市管理,打击走私,规范交易行为,促进市场繁荣,林海云在太行山区创建了第一个由抗日民主政权领导的工商管理交易所,维护正常的市场交易,管理贸易秩序,成效明显。
1943年,林海云兼任冀南行署工商管理局局长,领导工商、贸易和税收工作。当时正值冀南区灾情多发,旱灾、蝗灾、水灾接踵而至。面对严重的灾情,林海云抓住抗灾工作中的重点,将筹集粮食作为救灾的第一要务,在不使区内粮源外流的情况下,进行多渠道筹粮。1943春至1944年春的一年间,他带领冀南工商系统的人员,采购了100多万斤粮食并顺利地运回到冀南根据地。冀南平原盛产棉花,他组织灾民成立了纺织生产合作社,将纺织机和棉花先贷给灾民让其加工生产土布、毛巾。针对冀南区内消费能力有限的实际,他想办法拓展销路,与八路军部队联系,将所生产的毛巾、土布转成军需用品集中供应给部队,使产品有了销售的主渠道,发展了生产,保障了民生,又满足了部队生活需要。对于过剩的产品,他就组织运送到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等产粮区或敌占区进行销售,换回灾区急需的粮食、药材、纸张等物资,为抵御灾情创造了条件。
根据《林海云传:从红军战士到共和国海关总署署长、外贸部部长》(林海云传记组,高峰主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叙述:1948年3月,中共华北局在石家庄举行财经会议,作为晋冀鲁豫边区代表团团长的林海云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林海云受到了朱德总司令的亲切接见。林海云汇报了从1942年夏季在太行山与朱老总分别后的六年里,自己在对敌经济斗争中的经历与体会。朱老总对林海云在斗争实践中的成长进步感到非常兴奋,高兴地称赞道:“真想不到,几年不见,小林子成了经济专家啦!”
新中国成立后,林海云长期奋战在我国的外经贸战线,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严密地把守好国家的经济大门,努力开拓对外贸易、海关、商检工作新局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