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常委、深圳市天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市龙岩商会理事长 黄廷仁:

破冰“账期”痛点 助中小企业“输血补气”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千千万万小企业的一块“心病”,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成了中小企业普遍最为头疼的问题。

在参加此次登高访谈时,市政协常委、深圳市龙岩商会理事长、深圳市天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廷仁提出,当前,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难”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由于中小微企业规模较小、信用评级较低,部分金融机构服务手段和创新能力不够,银行和金融机构往往要求较高的抵押物或担保条件,导致融资门槛较高。由于信用评级较低和风险较高,金融机构通常要求较高的利率和费用,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再加上中小微企业规模较小,信用评级有限,缺乏对外担保和信用支持,无法为融资机构提供有效的数据来体现企业的经营状况,难以获得融资机构的信任和支持。

同时,应收账款周期过长,或者应收账款的收回存在不确定性,会导致企业资金流动性不足,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和扩大再生产。部分企业对账、收账等应收账款管理环节存在薄弱之处,导致应收账款回收效率低下。

“我们还发现,在开办应收账款质押业务过程中,往往会存在部分客户对新办法的宣传认知不够到位,对应收账款确权认定存在分歧以及‘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中‘常用户注册’过于繁琐的情形,影响应收账款质押业务的推广的问题。”黄廷仁直言。

要使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难的问题发生根本性改变,黄廷仁认为,有必要推动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完善服务体系,民营企业则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并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方式。

对此,黄廷仁提出了五点具体建议:

一是推行三方签约的应收账款质押业务。即供应商、买方、银行三方共同对应收账款标的进行确认和履约,签订三方协议(合同),一旦出现风险,银行可以对供应商、买方共同或分别追究责任。

二是扩大联合信用惩戒应用范围。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诚信体系的方式,搭建企业公开信息平台,并将应收账款偿还情况,列入企业信用评价内容,加大对应付账款拖延或者赖账情况的惩戒力度,提高应收账款资金回笼预期。

三是建立完善制度保障及保险合作业务。鼓励企业与保险机构合作,将应收账款债券化,并辅以相应保险产品,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优化营商环境。

四是引入金融科技支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应收账款融资的效率和准确性,优化应收账款融资的各个环节。例如,可以引入电子化的应收账款融资平台,简化操作流程,提高处理效率。

四是强化政策支持。对应收账款融资困难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税优惠、贷款担保、适当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减少审批环节等政策支持,降低其融资成本。

五是加强企业培训与咨询。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培训与咨询,提高其财务管理能力和自身风险管控能力建设等,增加融资机构对企业的信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