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垂钓之趣

刘小飞 绘
■ 康祥艳
“春钓滩,夏钓潭,秋钓荫,冬钓阳。”恰逢酷暑,寻一方水域垂钓,便是降暑的好方法,更是一种高雅的乐趣。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是胡令能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形象生动地刻画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特别是小儿“怕得鱼惊不应人”,真是惟妙惟肖,意趣盎然。其艺术成就丝毫不亚于杜牧著名的《清明》一诗。又因此诗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是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垂钓不仅能绽放纯真的童趣,更可修身养性,感悟人生。“西寨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垂钓不仅可享一江秀色,更是一种心情,也是一种心境。垂钓能与水相亲,与风相戏,体会到一种脱俗的恬静,收获一份由衷的喜悦。这份开心不因身份低微而锐减,也不因装备豪华而递增。当黎明的曙光透过云彩洒向大地时,选位,放竿,上线,调漂,配饵,垂钓,熟悉的流程中,溢满执着与专注。唯有钓鱼,自成一趣,无需拥戴,无需喝彩。得鱼时,享其乐;空手时,钓其趣。或许,自看见那片山水时,一切红尘中的烦忧就消失在那片浩渺的烟波中。
有人说:心外无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是一个真正钓鱼者的境界,无关人间烟火。在垂钓中,捕捉其中那份娴静,不因无鱼而悲,随遇而安;不因有鱼而喜,沉着应对。正如人生,精彩与平淡,顺境与逆境,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唯有如此,才能锻造出随和心态。或许,那是淡泊名利时的超然绽放,是曾经沧海后井然成长,是狂风暴雨中坦然崛起。拥有随和心态,方可拥有豁达潇洒的人生。人生如钓鱼,经得起打磨,耐得住寂寞,才有王者风范。
我们在垂钓中难得钓到大鱼,此时绝不可蛮干,只有采用迂回战术,方可将鱼纳入囊中。生活亦是如此,这种战术不仅适用于战场,更适用于商场、教育和人际交往等领域。平日里,我们大赞执着,可一旦发现执着已偏离初衷,反转为固执时,采取迂回战术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因为迂回是一种跳跃思维,能助你打破僵局;是一种新鲜心态,能助你走出泥潭;是一种超然方式,能助你遨游四海。
在垂钓中,可捕捉那份洒脱,不计较得失,因为我们钓的是一种心境。面对纷繁的世界,面对漫漫人生路,我们从余秋雨的散文《垂钓》中所悟“最大的对手与最大的朋友,很难分开”。也许有些时候,我们都要面对现实中无形的池塘、湖泊、溪流进行垂钓,或钓个人的名与利,追荣华富贵;或钓“日出而动,日落而息”的淳朴,食人间烟火;或钓小家的经营,享安逸与幸福……
无论如何,我们都要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不畏得失,不惧成败。深水钓大鱼,浅水钓小鱼。携一缕阳光,踏上轻柔的泥土,让心灵超越世俗的羁绊,去品青山绿水,去赏袅袅人烟,去享受垂钓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