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茶陵:
第一个工农兵政府诞生地
■ 宋客 文/图
湖南省茶陵县位于湘赣边境、湘东南边陲,因炎帝神农氏“崩葬于茶乡之尾”而得名,公元前202年置县。这里民风淳朴,耕读传家;人文荟萃,名人辈出,是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从唐代至晚清,共出进士127名。茶陵也是一块红色热土,造就了谭善和、谭家述、刘道生、刘培善、刘月生等25位开国将军,被誉为“将军之乡”。在这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荟萃的神奇土地上,有一段永不褪色的光荣历史——建立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
湘赣秋收起义后,受当时革命形势的影响,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余部上了井冈山,开始了井冈山工农武装割据。为扩大政治影响,解决部队供养问题,分兵两路对茶陵、遂川进行游击。鉴于茶陵地处湘赣要冲,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和良好的自然条件,又有较好的党的工作和群众基础,毛泽东便萌发了“经营茶陵”的战略思想,组织工农革命军第二次攻打茶陵县城。
1927年11月18日,工农革命军攻克茶陵县城,随后成立中共茶陵县委。28日,湘赣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谭震林为主席,陈士榘、李炳荣为委员。12月,毛泽东总结攻打茶陵的经验,提出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打仗消灭敌人;打土豪筹款子;做群众工作,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
工农兵政府旧址占地面积1.8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4975平方米,属典型徽派风格,其布局为:头门、仪门、牌坊、大堂、二堂、三堂、廨舍、内宅依次排列,两厢房舍一一对应。中共茶陵县委、茶陵县人民政府2004年至2007年对其进行全面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