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载笔耕忙


□ 郭子雄

从1993年刊发第一篇新闻稿件起,新闻写作伴随我走过了29个春秋。她始终是一位忠实的朋友记录着我的人生历程,她教会了我如何热爱生活、加强学习、百折不挠,这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躬耕新闻写作二十九载,我先后成为《东方烟草报》《中国烟草》《福建烟草》《海峡烟草报》等新闻媒体的通讯员。在各大媒体发表新闻作品诸多,成绩喜人,有幸数十次被国家、省、市行业内外媒体评为优秀通讯员和宣传报道先进工作者。作为一名通讯员,我认为在新闻写作中应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现将数十年心得与通讯员朋友们分享交流。

对新闻写作具有持久的热爱精神。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从爱好开始到新闻写作的成功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一部分人可能因为投稿退稿而退缩,一部分人可能因为工作的变化而改变,一部分人也可能因为兴趣的转移而放弃。新闻写作能否持久地延续下去,取决于对新闻工作的热爱,因为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怎样叫作热爱?基本标准是什么?我个人的理解是:能用足够的时间去完成采访和写作的过程以及围绕新闻写作自觉地学习,并形成有规律的活动。

新闻写作的基本功。通讯员要具备“猫头鹰的眼睛”“兔子腿”“蚂蟥的精神”。

“猫头鹰的眼睛”是指捕捉新闻。通讯员在繁杂的工作和生活中细心、留心,善于捕捉那些有报道价值的新闻线索,对事物进行长时间的跟踪观察,才能“见人之所未见”,捕捉到许多被常人忽略的但却是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兔子腿”是指勤跑。要到事件发生的现场去,要不停地跑新闻。这是新闻的性质决定的。坐在办公室里看材料,听汇报是写不出生动鲜活的好新闻。

“蚂蟥的精神”是指执着。因采访对象的不同,文化程度、年龄结构的差异,所处的角度不同,采访时会碰到困难,或者是遭到拒绝,或者不配合。这个时候通讯员就要冷静思考,分析原因,善于变通。

做好采访前的充分准备。新闻写作是否成功和顺利,决定于采访。所以采访准备显得非常重要。采访准备包括明确的采访思想、采访目的、采访提纲、采访需要的相关专业知识。

写稿投稿要有针对性。如何提高上稿率?每家报刊都由很多栏目组成,平时多关注近期用稿需求,多与栏目编辑沟通,在投稿之前,有针对性地选择栏目“照单下菜”“对症下药”。谁都希望自己辛辛苦苦采写的新闻稿件及时刊发,因而当自己稿件成文时往往急于投稿,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文章写好后先看一看、读一读、改一改后再投稿,为自己的文章找对“婆家”,进而风光“出嫁”。

保持不竭的动力和热情。新闻写作是一件很辛苦的差事,如果对这项工作没兴趣,不能保持积极的工作热情,也很难有所作为,这一点我在平时的工作中深有体会。写作需要安静的环境,白天上班工作环境比较杂,所以,不少稿件我都利用晚上或节假日来完成。夜深人静的时候,也是最出彩的时候,寂寞陪伴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最痛苦的是“卡壳”,在冥思苦想中突然打开思路,那种幸福感真是难以言表。当稿件发表后,喜悦便冲淡了所有的劳累,感觉工作挺有成就感的。要享受创作后的喜悦、发稿后的乐趣,就必须付出勤奋、辛苦。

作为行业基层新闻工作者,今后我会一如既往当好宣传、记录、讴歌烟草的排头兵,做好烟草政策的宣传者、企业文化的传播者,增强烟草行业在当地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烟草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公众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