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书院施妙计 红军奇袭灭团匪


图为北团镇溪尾村重建的天香书院。

□ 邹善水 卢运泉 文/图

天香书院坐落于连城县北团镇溪尾村棋盘山上。距连城县城仅13公里。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朱德军长曾在这里巧施妙计消灭民团匪军。

天香书院始建于明末清初,是一座依山势且严格按规制修建的书院。1930年,刚刚经历过“新泉整训”、开完古田会议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容焕然一新。为了粉碎蒋介石对闽西红色区域的第二次“三省会剿”,红四军决定避敌锋芒,“离开闽西,巩固闽西”。1930年1月3日,朱德军长率领红四军一、三、四纵队3000余人浩浩荡荡踏上折返赣南的征程。部队途经连城庙前、儒畲、莒溪、席湖营,于5日中午时分进驻连城城区,随即深入开展打土豪、筹军饷,发动穷苦大众起来闹革命等一系列活动。8日傍晚时分,当得知参加“会剿”的各路敌军已抵近庙前、新泉、朋口一线时,红四军决定于9日清晨撤出连城县城向北进军。

9日清晨,红四军驻连城城外部队陆续开拔,全军到北团集结。上午10时许,先头部队已在赖仙岽棋盘山上的天香书院打扫好了内外卫生,并准备好了红军首长们的早饭。

经北团溪尾棋盘山天香书院进入清流县境内的里田乡,必须翻过一座锅蒙山,山下有一段约一华里的山峡叫“渔仓峡”,峡口一侧是陡峭的山崖,另一侧是深谷,峡口有一道天然的“把门石”,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段。活动在这一带山区的国民党地方军阀卢新铭部属下马鸿兴率6个连和当地民团共1000余人,在一天前就已在此设伏,妄图阻击和消灭红军部队,以抢头功。

国民党军的举动被红军侦察员和当地群众得知。朱德军长在接到多方报告后,派人紧急通知红四军三纵队司令伍中豪立即返回北团,在溪尾棋盘山天香书院召开军事会议,研究破敌对策。会上,综合情报分析,朱军长在地图前根据地形果断作出了“缓兵之计”的部署:主力部队往北推进20多华里,可以缩短绕道灵地路线歼敌的路程。部队先到群众基础较好、人口稠密,易筹军饷的雾阁、马屋一带休整,同时动员群众扩红,到时集中优势兵力重棍打狗,扫清障碍。

会议结束后,成竹在胸的朱军长随同伍中豪一道,面露轻松笑容走出天香书院。

而此时,欲抢头功的国民党地方军阀与民团头目,表面上军事部署周密,严阵以待,事实上内部管理松懈,组织松散。军阀头目们认为红四军不会也不敢从河排、深渡等山谷正面经过,料想红军一定会进入他们早已布设的“口袋”。所以头目们大肆喝酒吃肉,士兵也都在隘口阵地打牌赌博,躺地睡觉。

次日,红四军一、三、四纵队在雾阁、马屋一带得到充分休整,筹到军饷,更有一批革命青年加入到红军队伍中。朱德军长在雾阁村召集群众开会,号召当地群众团结起来巩固农会,壮大苏维埃政权。是夜,红四军官兵精神饱满,士气高涨,在当地向导的引领下急奔50多华里进入部署的作战阵地。朱德军长率部首先对敌人设在锅蒙山侧的敌指挥所发起奇袭,一举端掉敌指挥所。随即红军向主阵地靠拢,由左侧向埋伏在锅蒙山正面半山腰的敌伏击部队发起攻击。红军部队似猛虎下山,双面夹击敌人。正当敌人向正面突围欲逃窜时,由三纵队参谋长萧克指挥的三纵队已急驰到达,从正面迎头痛击撤出来的敌人。战斗不到2个小时便胜利结束。这一仗红军共歼敌600多人,同时缴获了敌人大量枪支弹药。朱德军长作出的将计就计的“缓兵之计”,将敌人打得损兵折将,取得古田会议后的第一个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