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命为游击队筹集经费


□ 李治莹

为了生存和坚守,在上杭双髻山上的游击队行动了。一次春夏交接之时,红七支队获知有一支国民党商团运输队,为驻军运送给养物资,势必途经白砂乡。良机不可错失,红七支队当即派出一支精干小分队,埋伏在商团运输队必经的路段。出击后,大获成功。

游击队当场缴获了粮食及布匹类等物资。布匹这类物资如何处理?游击队上下都犯了难。蛟洋罗新坑的廖万春、廖富钦两人主动请缨,把部分布匹用板车拉到蛟洋大圩场上去卖换取经费。急需经费解决枪支弹药以及疗伤的药品的游击队也没有其他办法,便同意了他们的提议。或许因为国民党商团在白砂遭到伏击,丢了不少物资而引起警觉,那阶段各圩场都查得严。

果然,布匹上市不久就来了几个便衣,在布铺面前盘问:“布从哪里来?”

廖万春答:“是外地一个开布店的亲戚,因为改做别的生意了,送了这些布。”

便衣又问:“哪儿的亲戚?是你什么人?”

廖万春再答:“江西那边的,我表弟呢。”

便衣继续问:“你亲戚改做什么生意?”

“药材。”“这些布是从水路呢?还是旱路从江西运来?共有多少匹?是什么料子的?一丈卖多少价……”

……

一连串的盘查和追问,让没有经商经验的廖万春、廖富钦渐渐地招架不住,越到后面越对答不出。便衣开始怀疑这俩人就是游击队的接头户。一直在察言观色、专拣破绽的便衣头目喊出一声“拿下”, 左右几个便衣便一拥而上,抓了廖万春和廖富钦。

抓进保安队后,又是一连串的审问。无论如何追查,一旦问及游击队的行踪,廖万春和廖富钦就是闭口不言语。问不出话就用刑,先是鞭抽,随后就是老虎凳辣椒水等重刑。廖万春、廖富钦横下一条心,任由保安队如何处理,坚决不说出游击队的据点或去向,誓死也要保护游击队。

面对闭口不说的廖万春、廖富钦,保安队长恼羞成怒,最后,廖万春和廖富钦被保安队枪杀,英勇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