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老鸭嫲
□ 李治莹
在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红军游击队既要生存又要发展,还得战胜敌人,其艰难困苦几乎写满每一天的日历。尤其是游击队各级指挥员,日无三餐正常吃,夜无一宿安稳觉。有一年春季,因形势的需要,红军游击队七支队转战至双髻山禾仓坪一带。由于四处征战,风雨中来去,过于奔波,支队长蓝荣玉牙龈肿痛,很受折磨。战士们看在眼里愁在心里,想不出良策为蓝队长解除病痛。
一直跟在蓝队长左右的小战士张寿荣,最明白蓝队长的牙痛是因为太过劳累,又没有营养,用大人的话说就是虚火上来了。随即想起儿时,家中长辈也有常患牙痛的,于是就在山上拔来治牙痛的草药,用老鸭嫲熬炖去火驱痛。想到了老鸭嫲,知道那是清凉滋养的,对滋补身子大有作用。如果能有针对牙痛的中草药,再加上一只老鸭嫲补补,蓝队长的牙痛就能病除。
想到就做。于是,在一个黑夜来临之时,张寿荣对蓝队长说他家中可能有治牙痛的草药,请队长同意让他回家去取。蓝队长想张寿荣是游击队中年龄最小的,是应当经常找些机会让他回去见见家里人,当即同意他的要求。张寿荣连夜从禾仓坪一路警觉地来到罗心坑,又悄悄潜回家中。很快从家人手里取到了专治牙痛的草药,但那时家中只有一只留作下蛋的老母鸡。张寿荣决定在支持游击队的群众中找,他就不信一整个村庄找不着一只老鸭嫲。实在找不到就把家中老母鸡带回禾仓坪,虽然不那么清凉滋养,但毕竟也是养身子的补品。
张寿荣在罗心坑村里里外外找啊找啊,最后来到一个叫大乾头的地段,遇见袁来金大婶。袁大婶见张寿荣急匆匆跑东家走西家,便拦住小声问道:“小寿荣,你瞎转什么?要找哪个?”张寿荣一见袁大婶,知道这位大婶年年都在饲养鸭子,顿时眼睛一亮。急忙压低声音问:“大婶家里可有老鸭嫲?”袁大婶听了,反问道:“你想做啥子?”张寿荣一听有希望,便向袁大婶一五一十说了个明白。袁大婶一听是蓝队长得了虽然不是病,但痛起来真要命的牙疼,立刻说:“算你这小后生仔找对人了,我家正好还有一只老鸭嫲,很会下蛋的。但蓝队长还真应该用老鸭嫲配药,山上太苦,也得补一补了,我这就去抓来给你带去。”张寿荣听了袁大婶这一番话,心头一酸,差点掉出眼泪来。他知道这位袁大婶早年丧夫,独自带着孩子家里地里,累了白天又忙黑夜,日子过得很不容易。当他见袁大婶抓来鸭子时,一时间不知是接还是不接?手伸出去又缩回来。袁大婶知道这善良的孩子心里在想什么,便张口宽慰他说:“别想太多,抓了这一只,我再养它三只五只。我们在家中,总比你们游击队在山里头打仗要好过些。快拿这老鸭嫲去给蓝队长败败火,也代我向蓝队长问一声好。”
袁大婶把老鸭嫲递给张寿荣后,转身离去,让张寿荣愣怔在一旁,许久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