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教育高地 增进民生福祉
——访武平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钟建晖
□刘德福
“全市教育发展大会,为我们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方向。武平县将以《武平县实施“教育强县”战略 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市教育发展大会精神的新招实招,用心用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近日,武平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钟建晖说。
一是坚持以教师为第一资源,激活教育动力。激励广大教师“远学张桂梅、近学阙硕龄”,厚植教育情怀,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持续实施“梁野英才”聚集计划,县每年单列10个专项编制,用于教育人才引进;通过公开招考、定向培养等方式补充,确保“十四五”期间每年招聘教师150名;每年表彰一批优秀教师和教书育人先进典型;充分保障教师待遇,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发挥校长领头雁的作用,扎实推进党建“优师”工程示范点建设,主动深化山海协作和与广州、本省高校的交流合作,依托省培、国培和前沿优质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是坚持以学校为主阵地,打造教育高地。强化质量立校意识、抓好学校精细化管理、构建高质量教研体系,健全“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全力推动“双减”政策、“五项管理”落地见效,进一步增强家校社协同育人合力。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上好思政课,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厚植学生爱党爱国情怀。大力实施小学“夯基”、初中“壮腰”、高中“龙头”工程,推动幼教、职教、特教特色发展。
三是坚持以综合改革为突破,创新教育局面。有序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深化教师职称聘任改革,优化评价激励机制;全新打造“阳光教育”武平品牌,深化落实“阳光招生、阳光绩效、阳光调配、阳光评聘、阳光助学”政策;稳慎推行“总校制”办学、深化城区义务教育“小片区”管理、实施农村薄弱学校委托管理。
四是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保障,强大教育支撑。近年来,武平县投入5.73亿元共实施四期基础教育扩容提升工程,新增校舍面积10.6万平方米、各类学位5210个。为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县委县政府规划在南部新建幼儿园1所、小学2所、初中1所,在北部新建中学1所。以武平一中百年校庆为契机,广泛争取教育项目资源,从硬件和软件上改善办学条件。
五是坚持以人民满意为宗旨,增进民生福祉。聚焦民心所向、民生所需,以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为目标,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目前,武平实现了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9.7%以上,公办幼儿园占比达60%,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92%,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达50%。
钟建晖表示,武平县教育局将找准“切入点”,抓住“牛鼻子”,努力推进武平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