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林,土地神
□ 郑荣标 张斌开
三堡桥边,山脊如龙,古木参天。有的华盖如织,绿叶浓密得连枝上啼叫的鸟儿藏在哪儿都瞧不见;有的一边枯杈逸出,一边却生机勃勃;有的老枝上长满了寄生蕨,微风轻拂,犹如太上老君悠闲地捋着长髯;有的风韵婀娜,密枝纤巧,真像千手观音现身;也有的憨态可掬,粗腰笨脚坦荡荡地在天地间伫立着,一副大智若愚的样子。最神奇的,是山脊下端并列着的两棵老樟树,远眺像是山脉的龙须。老树横卧盘桓,匍匐前伸,枝繁叶茂,沐千年风雨而不朽。两树之间是个土地神位,树前是块宽大的坪地,常年享受着绿叶的遮阴。
站在低矮的土地神龛前,头上蓝天白云,周边青山绿水。我们感悟到老树是风景的灵魂,甚至一棵老树就是一片风景。
我们的家乡,坐落在一座石山脚下。山麓有几棵珍贵的老树,树下是一眼清泉。泉水一年到头汩汩而涌,冬暖夏凉,是全村人的饮用水源。泉边有块凹进去的矮石头,长辈说是土地神位。乡亲们常说,能喝上如此甘甜的泉水,全赖土地爷的恩泽。1960年代中期,几个狂躁的毛头后生,偏要破除迷信,拿着斧头想砍那几棵风水树。村民们好说歹说他们就是不依。这时,全村的老人大都涌了上来,老翁用身体护着古树;老妪们则在土地爷前跪拜,又是哭号,又是祈祷。说来也怪,天地竟为之动容。刹那间,乌云密布,寒风习习。毛头后生心里开始发毛了。生怕砍了树后得罪神明,自己遭到报应,在众目睽睽之下,灰溜溜地走了。老人们说,有土地爷的庇护,风景才会如诗如画。有时,哪怕是在树枝上系条红布,托个神明,人们心里也有所顾忌,这棵树也就能茁壮成长。
是先有风景树,而后立个神龛,还是先立个神龛,然后再栽下风水林?不管怎样,在村落旁,在旷野上,每一片风水林,每一道风景,边上都有个土地神守望着。土地神是低微的,千百年来,谁也不知道他的名字。土地庙也是简陋的,有时简单到用三块石头,一横二竖摆个“冂”字框,里面自然没有牌位;有时索性捡块大点儿的石头放在路边,放在树下,红布一披,便成了土地爷。香火更是断断续续的,有时几年、几十年也得不到供奉。然而,土地神又是伟大的,千百年来守护着那一片树林,风吹不动,雨冲不走,就够值得称赞的了。而我们有时也在思忖,我们这些乡间小吏,能否也像土地神一样,在自己工作的水邑山乡里,守护着一块绿荫,留给后人一片风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