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团扁石寨探幽


风光无限扁石寨。

□ 林建德 文/图

受元兆兄弟的邀请,我们一行四人赴连城县北团镇扁石寨探路。虽说是探路,其实还是看看这里是否适合“绳降”。到达北团,整理好行装,我们就沿着山路攀爬。出发前我还上网找了些资料,说是扁石寨只有一户邹姓人家,怎么一路上就没有看到呢?

时间已是初冬,有些树叶已慢慢变了颜色。满山姹紫嫣红,让人如痴如醉。可我最喜欢的不是娇艳美丽的花朵,而是那千姿百态的奇山秀水。扁石寨是个远离污染的偏远山区,山色青黛、空气清新,在群山环抱中,景色煞是迷人。

穿过层层山林,湿透了衣裳,到达一个半坡岩石上。停歇,抬头看那湛蓝的天空,近看树木郁郁葱葱,平地有奇峰,拔起俊俏;远眺东南方向,就看到亭亭秀峙宛若莲花状的莲峰山,只见那嵯峨黛绿的群山与辽阔的天空恰好构成一幅雅趣盎然的山水画。人生有如登山一样,登顶固然重要,但又何尝不慢下来好好看看沿途的风景呢?

经过艰苦跋涉,终于到达山顶。登顶遥望,俯瞰四周,群山延绵起伏,风景这边独好。我们脚下的这座兀立奇峰,自古名叫“扁石寨”,坐落在大张村境内山场与石峰村、张地村交界处。山顶有一古灵山寺,并不大,但损毁严重,入眼一片残垣断壁,在树林间只有几间残破的瓦房,静到几乎听不到响声。一只叫不出名字的小鸟跃出,突然一阵风吹来,那感觉,说不出的凄凉。屋顶的砖瓦上杂草丛生,由于年久失修,有的屋檐已然倒塌。据附近村民介绍,200多年前,当地村民捐款筹资在这悬崖峭壁顶上建有一座占地约300平方米坐北朝南的“古灵山寺”,所以也有人称此山为“古灵山”。连岗它自高,崎峰它兀突。扁石寨上的“古灵山寺” 虽然建在悬崖峭壁顶上,登山小道崎岖,但香火甚旺,周边十里八村常有香客登临。据传,扁石寨山顶原有一山泉,水清甘甜,涓涓细涌,暑旱长流。百年前,寺中有好几位僧尼在此守护,先后在此圆寂。而最后一位僧尼住持,16岁出家至此,在坚守数十年仙逝后,古灵山寺因无人打理就很少有人涉足了。

在孤峰兀立、山壁陡峭的扁石寨山顶上,我拿出无人机,绕着所在山峰周边飞行。从空中俯瞰站立的山体,茂密的植被如同大地披上了绿色毛毯一般,蔚为壮观。“扁石寨”因山体扁平而得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自古以来,登高望远,一览胜景,便是人类放松心境,开拓视野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从半空中俯瞰山川大地,更多的则是只存在于古人梦中的“理想”。而放眼现在,借助高科技无人机,对古人而言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早已不再是什么难事了。通过查勘分析,看着元兆兄从选好的地点拉着绳索沿着崖壁缓缓降落,真刺激啊!这真是挑战自我、亲近自然的绝好方式。“绳降”,不仅可以感受曾经无法到达的风景,也是最好的压力释放运动。

因为从原路山脚一直爬到山顶实在过于艰难,我们就找到另一条下山的道路。到了山脚还真偶遇了扁石寨这唯一一户姓邹的人家,后来得知30多年前当地信众在古灵山寺原址又集资重建了“古灵山寺”,由山下寺院的一位老尼主持,大张村周边常有信众光顾,香火也渐渐旺了起来。可是山顶原有的山泉不知何故渐渐干涸,饮用水必须要下山挑运,大约10多年前老尼年老体衰腿脚不便,便无法到山脚下挑水,只能下山了。庙里由于无人看守,里面供奉的五谷大仙、菩萨观音像等都被人盗走,这样就彻底没有了香客。正谓是“雁叫声声长空过,暮云正苍黄”。岁月更迭,时光荏苒,一座寺庙、一个村庄,不仅仅是几条路,几座房子,更是一段记忆,一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