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养成珍惜食材的良好消费行为


□周宗胜

曾经,连城县姑田镇许多家庭户一日三餐吃剩的一般饭菜等食材,不留作第二餐食用的,就作为猪饲料喂猪,变废为宝“以粮换肉”。

近年来,该镇也和其他地方一样,为了改善人居环境,农村也成为生猪“禁养区”。许多家庭户于是就将用于喂猪的剩菜剩饭食材,用来喂养几只鸡鸭兔,实现了“下脚料”食材再利用。外出采访,接触到一些村级保洁员,了解到有的家庭户,将剩菜剩饭等不再食用的食材,当作垃圾丢掉,既浪费,还污染环境,又增加了垃圾量。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尽管如今我们衣食无忧了,但“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餐无吃饿得慌”的警世恒言,充分说明了粮食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因此,作为家庭主妇,一日三餐所需的食材,要根据用餐人数等因素,用适量的食材煮饭菜,煲汤,烹饪美食。要知道,这些食材,要么是自己辛勤劳动,种植、养殖、加工获得的,要么是自己用上班劳动获得的工资购买的。长此以往浪费,如果按价值估算,一天浪费几元钱,一年浪费的食材价值,至少达几千元。

在煮饭菜,煲汤,烹饪美食时,取用食材按需取舍,将每年节约的几千元生活费,用于旅游等费用,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