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泉整训与古田会议决议的形成


连城新泉望云草室。 胡家新 摄

□ 张雪英

1929年12月初,红四军在连城新泉进行了为期10多天的政治、军事整训,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建设史上的重要事件,为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军事过硬、纪律严明的新型人民军队奠定坚实的基础,是人民军队正规化的起点。此次整训为古田会议决议的形成作了实践上、思想上、理论上和组织上的准备,是古田会议决议的奠基地。

新泉整训为古田会议决议的形成作了实践上的准备

为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提高全体指战员的马列主义觉悟和军事素质,毛泽东、朱德、陈毅在中央“九月来信”的指导下,在连城新泉进行了政治整训和军事整训。为了认真、详细地了解红四军中的各种错误思想、表现、来源及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毛泽东、陈毅在新泉的“望云草室”从白天到深夜,召开了多场由支队、大队领导干部和战士代表参加的各种类型的调查会、座谈会,仔细调查部队和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听取各种不同意见和反映。同时,毛泽东在陈毅的陪同下,还冒着严寒深入红四军的各驻地,从一个红军大队步行到另一个红军大队,分别召开战士调查会,引导广大红军战士起来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作斗争。为了征求老百姓对红军的看法和意见,毛泽东还深入离新泉2.5公里的官庄村召开农民座谈会,征求他们对红军的要求和意见。通过一系列的调查,毛泽东收集到了第一手资料,为古田会议决议的制定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新泉整训为古田会议决议的形成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红四军自成立以来,由于长期处在农村游击战争环境中,特别是红四军党员中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成分占多数,非无产阶级思想较严重,指战员思想认识的不统一,严重影响了部队的战斗力。同时,在10月中下旬红四军进兵东江作战中又遭重创,部队损失很大。此时的闽粤赣三省国民党军正步步进逼,发动对闽西革命根据地的第二次“会剿”。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毛泽东、朱德、陈毅按长汀会议精神,在新泉进行了10多天的政治和军事整训。毛泽东、陈毅深入指战员,了解部队的真实情况。毛泽东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启发,让战士们打消了顾虑,大家无拘无束,畅所欲言。通过讨论、争论,明辨了是非,找到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措施、方法。政治整训的目的就是要让红军指战员明确红军的主要任务,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外,还要负责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和帮助地方建立苏维埃政权。这就要求部队必须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和消除旧军队陋习,建立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新泉整训统一了全体指战员的思想,提高了思想觉悟,初步明白了各种错误思想的来源、危险及纠正的方法,部队的战斗力也大大提高了,从而为古田会议决议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新泉整训为古田会议决议的形成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新泉整训期间,毛泽东、陈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毛泽东针对红四军成立以来存在的问题展开调研。就个人领导与党的领导、军事观点与政治观点、小团体主义与反小团体主义、流寇思想与反流寇思想、地方武装问题、城市政策与红军军纪问题、四军军事技术问题、形式主义与需要主义、分权主义与集权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毛泽东白天调研,晚上整理资料,他根据整训中发现的问题和表现出来的错误思想,并把调研期间收集到的各方面的意见,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归纳了八个问题,也就是古田会议决议的重要内容。这八个问题,既提出了具体问题,又在理论上加以高度概括,指出其思想根源,并提出具体纠正方法。朱德在开展军事技术、战术训练的同时,主持制定了红军的各种条例、法令。陈毅在协助毛泽东开展政治整训的同时,还负责编写了十余万字的整训材料,其内容包括了红军的性质、任务等。从此可见,新泉整训为古田会议决议的形成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依据。

新泉整训为古田会议决议的形成作了组织上的准备

红四军自成立以来,就个人领导和党的领导,前委和军委分权等问题发生了争论,在龙岩召开的红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的正确意见被否定,在选举中落选,毛泽东一度产生离开前委的想法。8月初,前往上海党中央汇报红四军情况的陈毅实事求是地向中央反映情况,并带回中央“九月来信“,明确了毛泽东重新担任中共红四军前委书记,朱德诚恳地欢迎毛泽东回到工作岗位。11月下旬,毛泽东在长汀主持召开了中共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讨论了军队整训及召开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相关事项。12月初的新泉整训,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分工明确,团结协作,毛泽东、陈毅负责政治整训、朱德负责军事整训。毛泽东的豁达大度、朱德的宽厚谦让、陈毅的客观公正赢得了红军指战员的称赞,百姓的信赖,红四军领导集体的团结为毛泽东起草古田会议决议营造了宽松的环境,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