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预制菜”成为消费“新食尚”

图为中心城区一超市内售卖的预制菜。
□ 融媒体记者 施薇 文/图
16日,记者走访市内多家超市、农贸市场发现,省时省心的“预制菜”悄然走红。色泽诱人的花胶鸡、飘香四溢的佛跳墙、色味俱佳的黑椒牛柳等预制菜品,经过简单加工便成为市民餐桌上的头号“硬菜”。
啥是“预制菜”?就是指运用现代标准化流水作业,对菜品原料进行前期准备工作,简化制作步骤,经过卫生、科学包装,再通过加热或蒸炒等方式,就能直接食用的便捷菜品。由于简化了买菜、烹制等步骤,预制菜也被称为“懒人福利”。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加上快速冷冻技术的进步,可以把预制菜食物的口感进行高度还原,预制菜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预制菜”种类丰富,主要分四类:一类是即食食品,开封后就能吃,比如泡椒鸡爪;一类是即热食品,加热一下就能吃,比如自热火锅;还有一类是即烹食品,指的是经过相对深的加工,通过冷藏或常温保存的半成品材料,可以直接下锅加上调料烹饪;最后一种是即配食品,也就是切好清洗好的肉或者蔬菜。
“首先是方便快捷,节省了备菜的时间,做饭效率能够提高很多。其次摆盘都比较精致好看,容易让人有食欲;此外味道有保障,对不会做饭的人比较友好,也非常适合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90后消费者小琳说。
“现在预制菜在我们上班族当中很受欢迎。食用时无须解冻,直接将冻品包放在清水中煮开,也可以根据自己口味放入粉条、木耳等,对消费者来说很方便,简直就是‘懒人’必备。”市民程先生告诉记者。
位于中心城区龙岩大道的一大型商超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预制菜”是这几年火起来的,销量逐年提升,年轻人是主要消费群体。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搜索供应预制菜的店铺,其中不乏大家耳熟能详的餐馆,菜品既有家宴菜,也有羊蝎子火锅、梅菜扣肉、广式腊味煲仔饭、巴西烤肉、酱椒炒鸡等单品,价位从几十元至几百元不等,月销量最多的达上万份。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请客吃饭不少寓意好彩头的“预制菜”菜品成了消费者的心头好,如红烧黄河鲤鱼是豫菜代表,寓意年年有余、虎年跃龙门;猪肚鸡作为广东名菜之一,寓意诸事大吉;鲜香麻辣的巴蜀特色菜毛血旺成为不可或缺的下饭菜,有兴旺发达的特殊寓意。
但是,由于“预制菜”采用速冻方式保鲜,食物在运输途中对于温度的要求较高,温度达不到,极易造成“预制菜”的变质。记者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应理性消费,最好选择有安全保障的“预制菜”供应商,同时要保留相关的票据以便在发生纠纷时作为维权的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