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二支队血沃江南


图为新四军二支队部分领导在皖南合影。

□ 邱麒霖 邱德昌

新四军二支队北上抗日,闽西子弟兵英勇无畏,血沃大江南北,除了在各次战斗中零星牺牲外,集中牺牲的战斗有江宁云台山之战、皖南事变和溧阳塘马战斗。

江宁云台山之战

1939年2月25日,由原红九团二营、明光独立营、龙岩独立营红军战士组成的三团一营,在营长邱立生(永定坎市人)、副营长(教导员)王荣春(上杭才溪人,兼任二支队民运科长)率领下,赴江宁镇一带执行破坏京芜铁路的任务,中途情况有变而折回横溪镇后石塘村。部队进村后,村里有个“乞丐”,哀求部队放他出村赶路,没料到此人是日伪密探。当天深夜,日寇精锐部队包括伊藤、沃野等部在内千余人,分四路前来合围。三团一营指战员们于后石塘村用过晚饭后,出于安全考虑,整队转移至四五里外的曾庄宿营。第二天拂晓,在前山头担任警戒的战士江天顺突然发现曾庄东北方一小山坡上日军潜入,遂鸣枪报警,埋伏四周的敌人蜂拥而上,用火力封锁了村庄道路。负责军事哨的一个班的战士率先与日寇激战,全部牺牲。

为了保护村庄群众的生命财产,王荣春与邱立生当机立断,命令部队冲出村庄,将日军引向村外的云台山。全体指战员冒着枪林弹雨由曾庄西北一条深坝子向云台山顶突围,没想到云台山制高点云台寺已被敌人占领,战斗异常惨烈:邱立生身中数弹受伤后毅然冲锋牺牲;王荣春双腿被炮弹炸断倒地,牺牲前将重要文件与望远镜交给一排副排长曹金有(新罗红坊人),嘱咐他转交给团长黄火星;新罗籍小战士陈秀连在突围时被两个鬼子包围住,毅然引爆身上的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该营130余人,除26人突围、负伤转移15人外,80多名战士英勇牺牲。云台山一战,为重建一营,二支队将四团二营的五、六连编为三团一营的一、二连。1964年5月,南京市政府修建了云台山抗日烈士陵园,入选国务院第三批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皖南事变中的闽西儿女

皖南事变中,闽西子弟兵主要分布在新二支队(由老三团、新三团组成),部分在军部直属队、特务团、教导总队,有1000人左右(二支队闽西子弟北上时1200多人,分配到军部警卫营130人、老四团二营四连参加苏皖支队100多人,老四团直属警卫连七、八十人),牺牲约700人。

1941年1月6日,皖南事变爆发。战斗一开始就十分惨烈。8日,新三团在高坦以北茂林方向与敌144师激战,伤亡200余人。13日下午刚开始总突围时,新三团有两三百人,老三团略多一些。当晚12点开始总突围,包括军部、特务团、教导总队在内的中路突围总队称二纵突围部队,约1400人分左、右两路突围。

新三团二营长巫希权、一营副营长张玉辉(长汀籍)率600多人沿左路,在石井坑以西、香炉墩以南,经高坦北向茂林方向突围;以新三团团长熊梦辉、参谋长张日清(长汀籍)、政治部主任阙中一(永定籍)率800人为右路,在石井坑西北、狮子山与香炉墩之间向章家渡方向突围。支队部随右路之后跟进突围,支队司令周桂生、政委黄火星、副司令冯达飞、政治部主任钟德胜、作战科长黄培臣,新三团一营长胡承德、二营副营长黄步忠、三营长钱胜仁,老三团三营长彭嘉珠等营以上干部随行。

右路方面,在黄火星、熊梦辉、阙中一率领下从石井坑前沿开始突围时,伤亡100多人,突破第一道封锁线到达凤村附近,纵队作战科长王培臣(上杭籍)学四川腔骗过敌哨兵,并消灭一个排。14日晨游渡舒溪时,遭到对岸顽军的猛烈射击,伤亡几十人后被迫退回南岸,这路800人的突围部队仅有黄火星、阙中一、王培臣等400多人分成几股成功突围。新三团参谋长张日清在渡章家渡时受阻,后将打散的部队整编成一个连,率20多人成功突围。

左路方面,右路军突围部队的激战吸引敌人,新三团一营600人在巫希权和张玉辉率领下突出石百坑重围到达茂林,后到达章家渡,几经辗转,3个连1个短枪队约400人左右从铜陵到达无为县。军部参谋张云龙(永定籍)奉副参谋长周子昆之命,指挥特务团两个营在长龙山完成阻击任务后,带300人突围到江北;其他如:徐绍荣率特务团第一营突围,只有10多人到达江北无为;军部特务团组织股长石昂带领一个排和军直单位30多人抵达无为。老三团受损更加严重,建制打乱,如二营被打散后,400人中只有50多人突出重围。其中二营六连指导员阮文炳(永定籍)率六连22人成功突围,五连10人在副营长罗爱民率领下顺利突围。四连20人在指导员罗兰洲(上杭籍)率领下突围过江。

其他闽西子弟兵成功突围的有:军部参谋处处长张元寿、军需处长张元培、军部管理科员邓子鸣随二纵突围;五团政治处特派员邱子华率18名战士成功突围;特务团参谋长杨采衡率10余人成功突围;新三团党总支书记王荣光左手中弹受伤,只身一人突围出来;三团五连长张玉田突围至繁昌后受重伤,遇见二纵政治部主任钟德胜被救治后成功突围。闽西子弟兵林高峰(二支队宣传科长)、雷炅(军部作战科长)、马森荣(司令部作战科长)、雷根(军部作战参谋、代理新一团政委)、马森荣(支队作战科长)、郭义鸿(七师皖江军区供给部副部长)、林如成(三团营长)、邓炎发(三团连长)、张和偕(三团连长)、雷天才(连长)、曾耀文(营副官)以及著名侦察小英雄郭滴海牺牲。被俘的600多名新四军干部被囚禁在江西上饶集中营。二支队民运科长陈茂辉、三支队司令部机要员邓毅生(邓子恢儿子)在上饶集中营成功越狱,二支队三团参谋张仰(龙岩籍)、二支队三团卫生队长邱影(龙岩籍)、三支队五团三营书记员邓复生(邓子恢侄子)等在上饶集中营牺牲。林开凤(永定籍、第三支队五团副团长)、叶逢章(长汀籍、老三团副营长)赤石暴动时被敌人杀害。

溧阳塘马战斗中的闽西儿女

1941年11月下旬,新四军第十六旅旅部和苏南地方党政机关,在溧阳县(市)塘马村进行军政整训。11月28日凌晨,日军3000余人,伪军800多人包围塘马村。为掩护地方党政干部和机关人员转移,罗忠毅、廖海涛指挥二营和旅部直属特务连及地方武装共千余人杀敌数百,罗忠毅、廖海涛以及270名指战员英勇牺牲。牺牲的旅部特务连有三分之二为闽西老红军战士。幸运突围出来的闽西籍指战员有王直(时任旅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科长)、张华南(总务科长)、游玉山(供给处主任)、廖堃金(48团二营教导员)等人。

新四军二支队1200多名闽西子弟兵浴血抗日战场,据龙岩市烈士纪念馆统计,登记在册烈士266名,尚有600多名为无名烈士。

血洒抗日疆场的新四军二支队闽西子弟兵永远载入史册,辉耀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