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班花

陈巧霞 画
□ 吴志发
她身材高挑,苗条有致,乌黑秀发整洁飘逸,镜片下灵眸闪耀。她一年四季彩袂飘飘,看似随意佩戴的黄色小帽,也特别适合她的俏皮。头顶上套着米色波浪形发箍,更是她标志性装扮。
1990年,农忙后的夏末,我挑着小木箱、被子、草席等零散日用品,摇摇晃晃踏上通往县城的班车。满怀人生憧憬,我第一次远离家乡,风尘仆仆地叩响了连城一中的大门。
对未见过世面、青春萌动的乡下愣小子而言,当亭亭玉立的美少女猛然出现在眼帘时,心头不禁一亮“哎呀,她长得真好看!”这是她给我的第一印象。看她自然流露的清纯气质和书香之气,可猜测出她绝非出身平凡农家。年少的我羞涩之极,当然不可能对她有非分之想,但心底里,她的英姿深深烙印在脑海。
我对连城县有几个乡镇懵懵懂懂,因对她格外关注,我才知道有个地方叫莒溪。那个年代,男女生之间鲜有交流,千百万人争过独木桥,一切以学习为重。她是班干部,行动更积极,思想更活跃。每逢运动会,她会拿着表格逐个征求同学们意见。我学习成绩不怎滴,但体育项目是拿手好戏,壮实的我胸肌发达得像一堵厚实的墙。只要她笑容可掬地来到我的座位前,我便会爽快地报名。
高一下学期,同学们集体去文亨机场春游。第一次看到真实的战斗机,大家激动无比,争先恐后爬到飞机上拍照。同学们也因此拥有第一次珍贵的集体照。置身青山碧水、蓝天白云之间,她穿梭于花丛中,追逐着蜻蜓一路欢笑。她穿着校服笑盈盈的靓丽身影从此定格,也走进了我的影集之中,随时想看就看,不必在现实中偷偷摸摸地扫描。
进入高二,全年段进行文理科分班,恰巧我们都选择文科,且又分到同班。记得,她曾与班长搭配朗诵诗歌《青纱帐-甘蔗林》:“太阳是一样的炽烈呀,月亮也一样地甜畅,无论哪里的光华哟,都一样能照耀我们的心房……”他们激情澎湃、声情并茂的朗诵赢得掌声雷动,勇夺一等奖。她的普通话像播音员一样清晰流畅,有板有眼,给我留下了深刻美感。
她集美貌、干练和智慧于一身,所到之处皆风景,犹如万人仰慕的女神。诸多男生心痒痒,对她这只“美丽的小天鹅”可望而不可即。“我算是比较神气高傲的那种女孩,可能因为我从小在单位长大的缘故吧,没有乡下孩子的腼腆感。”她曾这么回忆当年性格。她办事风风火火,连走路也带风。有些细心的同学远远瞧见她走过来,赶紧伸手把课桌上的纸本按住,怕被她一阵风卷飞走了。
高二期间,她和某男生的“恋爱故事”,传得神乎其神,男生们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常把她作为闲谈聊资。故事到底是真是假,已不重要,这段小插曲曾给紧张枯燥的学习生活激荡起许多小浪花。青葱岁月有一段萌趣记忆,也算茁壮成长中的一桩收获。
历史不会忘记每个人的奋斗轨迹。同学们毕业后的一个转身便是二十六年的别离。2019年秋,在她和知己同学的倡议下,1993届连城一中高三(1)班举行了人数最齐的同学会。她已是厦门优秀人民教师,活泼依然,浑身洋溢着欢声笑语。又获悉,她患重疾多年,长期与病魔顽强抗争。她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对挫折的坚强不屈和对同学的真挚之情,让我由衷敬佩。
近日私聊,方知她小时候顽皮,翻墙时左大腿被倒下的墙体砸伤而昏迷,抢救治疗后落下了后遗症。匆匆行走时,腰部和臀部的扭动幅度比常人稍微大些,难怪男生们悄悄给她起了外号“摇摆”。无知的我们从未察觉到她的痛苦,反而经常拿她的酸楚开玩笑。想到此,我无地自容,她的一生到底要承受多少误解呢?
她叫陈晓丽,是我高中时期美丽而坚强的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