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矿山“复绿” 绘就生态底色


15日,穿行在长汀县河田镇游坊村绵延狭长的田野间,青山环绕,草木繁茂,绿意盎然……

很难想象,两年前,这里尘土飞扬、水土流失,是个环境恶劣的废弃矿区。

蜕变——源于长汀县推进实施生态修复。

近年来,围绕推进“生态长汀”建设,该县自然资源局精准制定生态修复实施方案,扎实推进项目实施,不断完善生态修复机制,全县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群众的幸福感、满足感不断提升。

为确保生态修复工程落地见效,扎实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县自然资源局以开展生态环保攻坚战役为抓手,全面贯彻落实《龙岩市长汀水土流失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扎实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开展矿区水土流失精准治理深层治理,建设“绿色矿山”,促进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有机融合,取得良好成效。2021年,废弃矿区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完成面积597亩,完成投资80万元。

为切实督促矿山企业做好“边开采、边治理”工作,县自然资源局与矿山业主签订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责任书,对标绿色矿山建设,积极指导企业抓住有利时机,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2021年,全县持证矿山共完成矿山恢复治理面积123亩,占市下达指标任务的410%。

今年以来,针对项目区废弃矿山的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经验,县自然资源局又制定了《长汀县2022年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提升治理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包括5个乡镇,治理面积637.5亩,总投资53万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河田杨梅坑、长丘壁、濯田老虎坑等3个废弃矿区16.5亩的造林复绿工程及大同仓楼下70.5亩的播草复绿工程,其余550.5亩的土壤增肥工程正在抓紧实施中。(通讯员 江鹏 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