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青年节
□ 张文琼
五四青年节,这本是年轻人的节日,和我这个不惑之年的人无关,可我突然想起1991年青年节的一次集体活动,心中还是荡起了不少涟漪。
那年我刚参加工作。5月4日,单位决定组织青年职工去登高山公园爬山、中山公园踏青。消息传来,在龙门道班养路的我喜出望外。当年的登高山公园,还没有现在这么多的树木和奇花异草,不过就是在山上建了几个亭子而已,但毕竟是难得的一次集体活动,这对于当年只有18岁的我来说,是有很大的吸引力。
记得那天早上8点30分,我们30多名青年工人在龙岩公路段门前集合,分成3个小分队,浩浩荡荡地向登高山公园进发,一路欢歌笑语,那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唱出了我们的心声,表达了我们的愿望。
9点,我们到达登高山脚下。春夏之交的登高山公园树木泛着新绿,野花开得香艳,登高潭碧波荡漾,景色十分优美。我们先在公园里找了块空地,悬挂好团旗,举行了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10名新发展的团员面对那阳光下红得似火的团旗,庄严地举起了右拳……宣誓后进行了爬山比赛。
我们以山峰顶的登高亭为目标,从山脚下开始向上攀登。一声令下,男女青年们争先恐后甩开脚步奋力向上。年轻人都争胜好强,谁也不甘落后,大家沿着崎岖的小路,躲过两边的荆棘,时而猫腰,时而站起,你拉我一把,我扶你一下,男同胞照顾着女同胞,真应了那句话: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虽然我们大多数人是养路工,挖油包、补坑槽、清水沟,一天不知要干多少体力活,但想一口气爬到山顶,也还是有点吃力的。爬到途中,有的工友就气喘吁吁,大汗淋淋了,大家互相鼓励着,坚持着向上爬。
我记得当时爬得最快的工友用了二十分钟,最慢的大约半个小时,当大家在山顶上会合时已经11点多了。站在山顶上向下俯瞰,整个龙岩城的四周景色尽收眼底。这时,团支部书记说,大家下山途中可以“挖宝”,“宝”就在小路两侧附近。原来,团干部小勇提前到达,把领“宝”的纸条先藏好了。听说玩“挖宝”游戏,大家一扫刚才的疲惫,急不可待地下山“挖宝”。有人眼疾手快,在石头下找到了“宝”,有人在树枝上看见了“宝”,有人在草丛里寻到了“宝”,虽然这些所谓的“宝”就是一些本子、笔、牙刷、牙膏之类的小玩意儿,但大家挖得尽兴,玩得开心,乐在其中。
下午,我们来到中山公园,园里的花圃错落有致,游人如织,非常热闹。公园里有几棵大榕树很粗,两三个人都抱不过来,不知道在哪一个年代就有了。钟亭、红亭、八角亭,往前走一点就到虹桥,虹桥底下是鱼池。“那条鱼好大哦!”我惊奇地叫道。“它在这肯定生活了很久,看,那儿还有鱼仔呢!”小丽说。虹桥上方是猴山,猴山上雕着龙,看起来凶猛暴烈。猴山上有许多年轻人,他们在猴洞里钻来钻去,远处一看,倒真像许多猴子在钻来钻去。工友们纷纷选择角度拍照留影,留下的那些照片成了我们永久的记忆符号。
在一块空旷平坦的地方,团支部书记招呼3个小分队围坐成一个大圈子,在旁边放上一台录音机,在录音机舞曲的伴奏下,大家就在中间跳起了舞来。会跳的尽情地跳,不会跳的开心地欣赏,想学的就找个舞伴当陪练。三步、四步都跳过了,有人觉得还没尽兴,提出要跳迪斯科。这种舞蹈节奏快、动作大,当时很受青年人的喜爱。“没有七彩的灯,没有醉人的酒,我们在月光下,跳一曲,跳一曲,迪斯科,迪斯科,迪斯科……”录音机放出了迪斯科舞曲,大家好高兴、好兴奋,立即下场扭起来,蹦起来,跳起来,那节奏昭示了青年人的活力,那动作彰显了青年人的力量,大家跳得大汗淋淋,还招来一些游人的驻足观看。
三十多年前的往事,很多都忘记了,可我偏偏时常记起此事。我和那群去爬登高山的工友们时有相聚,彼此也会聊起,往往感叹:青春不再,往事渐远,唯有年轻的心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