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庆恩

买书、藏书是人生最舍得的事


书房是曾庆恩最安心的去处

“对书我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小时候看着舅舅家的那几橱书,我就梦想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大书房,穿梭其间,像将军检阅部队一样。”4月25日,长汀县政协办公室的曾庆恩一如往常,待在书房安静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在他的书房,翻开每一本书的扉页,上面都写着“某某藏书”,并注明购书时间、地点。“小时候,课本是我的第一批藏书,读初中时,常把零花钱和伙食费,省出来买书。读师范大学后,才开始大量买书。学校在郊区,进城买书,要穿过村道,穿过田野,再乘公交车,才能到书店。那时买的多是与专业有关的画册,也有老师推荐的书,如《中国可以说不》《平凡的世界》等等。参加工作后,买书、藏书就更舍得了,到县城、出差,必定逛书店,这个习惯,至今不改。”曾庆恩笑着说,算是不忘初心吧!

曾庆恩从小就爱书画,喜欢“波撩西子惊仙梦,浪迹南天独客愁”的意境,于是给自己取外号“南天独客”。他用寿山石自己刻了一枚阳文印章,在每本书的题签后盖上藏书印章。他的枕头下也常垫着厚厚的书,如《勤礼碑》《黎雄才画集》《李白全集》《三希堂法帖》等,随处拿起一本翻阅两页也觉得满足。

到2003年,父亲给他做了一个书架,他才将收集到的书全都摆上书架,还用本子详细地记下书名和数量,建立了自己的书籍档案,当时应该有6000册左右图书。

书多了,工作调动时,一次次搬书就成了力气活。刚开始在长汀县城沿河路租房子,而后又租下水东桥边的楼房作为书友交流的工作室,后来在三元阁买下套房,从此以后,他才有了自己的书房,叫“无字书屋”,装修时,他装有整面墙的大书柜,让他的藏书有了宽敞的“栖身之地”。他把这些从天南海北带回来的书,分门别类,各得其所。每当夫人网购买回那些他需要的书时,他都如获珍宝,认真题签,盖上藏书印章。

生活条件变好后,他买书就更加任性了。逛书店,看看满意的书,不看价格,一一放进购物篮,刷完卡,书就一本本装进了他的“无字书屋”,书架很快满了起来。后来,他又回到省城攻读硕士,便有大量的时间读书、写字。老师上《艺术原理》课程时推荐的一些书籍,他照单一一买下。卸下了工作时的紧张,回归恬静校园,他像个小学生一样,安安静静地坐着看书,练习小楷,背诵经典。“我还有很多书,是师长、书友赠送的著作,这也是我最爱的珍藏本。这些作者的文字各具特色,情真意切,耐人寻味。”扉页题签,有称“方家”“道友”的,有谦虚请“雅正”的,他一页页认真地看,仔细地品。

在曾庆恩的书房,浓浓的书香自然飘出,笔墨纸砚、书画篆刻,各种名帖、画集,书架上的书近万册,每次随意抽取一本,看见扉页上的题签,他又仿佛回到了那个特定的时间、地点。这些题签也算是人生足迹的一种记录,题签的内容、书写痕迹,见证了人生的成长足迹。

“热爱阅读,我虽不敢说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但是,因为书籍,让我的人生充满智慧的阳光。”曾庆恩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