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有福,真的有福了!


刘小飞 画

□ 陈文东

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家庭。曾经是:一家五口人,四本残疾证。

对于这个家庭的进一步了解,缘于我的乒乓球教练洪栋梁先生。那已经是几年前的事了。一次练球时,洪栋梁无意间问了我一句:黄祠村有一位叫张有福的,听说是你的学生。有印象吗?我回答:没什么印象。

这是真话。从师范院校毕业后,我在县城当了九年语文老师,从初一到高三都教过,基本上是上两个班的课,教出来的学生好几百人。众多学生中,有的印象清晰,轮廓明朗;有的印象模糊,隐约如烟。记忆里,真的就翻不出张有福的面庞了。洪栋梁也就没再说什么。

又过了一段时间,洪栋梁说:张有福家很不幸的,什么时候带你去看看吧。我问:什么情况呢?他说:一家五口,四个残疾人。唯一健康的是八十多岁的老母亲,但是很坚强,很乐观。

人生的遭遇经常是无关乎公平的。如果可以选择,谁愿意无缘无故受苦呢?有些不幸,往往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的痛苦,而是我们社会共同面临的挑战。于是,我决定探个究竟。黄祠村不远,从漳平城区沿着蜿蜒盘旋的671县道往永福方向行驶,不到20分钟的车程。张有福的家就在三重岭水电站机房的边上,一幢平房,五个房间。房子很简陋,很平常,最大的功能是遮风挡雨。但是,却异常的明亮整洁,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每个房间都收拾得井井有条。连厨房也清清楚楚的,没有一丝杂乱,门外的那堆烧火用的小柴垛,也截成了统一的长度,堆放得整整齐齐。走进这个家,你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主人们对生活的态度。俗话说:房间干净整洁的人,内心一定是充满阳光的。他们热爱生活,并且能够认真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

是的,在见到家庭成员前,你绝对不敢想象这个家庭所遭遇的不幸与困顿。据张有福介绍:母亲邓宝钗1935年出生,今年88岁了,是家里唯一身体正常的一个人。两个哥哥,分别是1966年、1968年出生,都是智障、弱视,二级残疾,很多基本的生活技能都不懂,常常要靠老母亲指导。大哥还患有高血压、帕金森综合症等疾病,每个月要赶几趟医院为他拿药。他本人则是四级残疾,17岁那年,上山挖冬笋,不小心摔了一跤,没及时治疗,落下了陈旧性骨折的病根,之后发展成强直性脊柱炎,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在最困难的时候,还有一位老父亲,瘫痪在床,整整9年时间,都要靠他和老母亲伺候,非常的不容易。

让人感动的是,生活的艰辛并没有压垮这个家庭。面对上天赐予的不幸,邓宝钗老人异常的积极坚忍,好像从来没有什么烦恼似的,即使遭遇命运的不公平对待,也总能看到她开朗的笑容。走进张有福家,听到最多的是“感谢”的话。邓宝钗老人口口声声都是“感谢”:“感谢党!感谢政府!”张有福说:这辈子遇到的贵人太多了,我已经记了满满的一大本子。他如数家珍地介绍说:2014年6月,张丽华常委来帮助落实了低保问题。此后,蓝福元市长、朱彩泰副市长一起到我家,落实了建房子补助问题;詹可聪副市长到我家,动员我到龙岩市第一医院重新检查身体。好在听他的,经检查,我得的是强直性脊柱炎,遵医嘱坚持服药,如今病情好转很多。之前整个人弯弯的,成天低着头走路;现在腰背挺直多了,疼痛也减轻了许多。

社会爱心人士,更是不胜枚举。张有福反反复复提到莆田企业家谢明洪,他非常动情地说:谢总太有爱心了!2009年母亲急性胃肠炎住院,经济紧张,谢总得知后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之后,每年都从经济上支持他们一家,从来没有间断过。2016年谢总不幸去世了,谢总儿子谢旭辉遵照老人家的嘱托,每年春节前都从莆田专程赶过来看望慰问他们,仅去年就给了他12600元的红包。还有一位爱心人士,张有福是永远铭记在心的,那就是我的乒乓球教练洪栋梁先生。200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了解到张有福的家庭遭遇后,就一直关心着他,经常送去肥皂、食品、鞋服等生活必需品,有时还会带上家属,采购一大堆食材,夫妻俩亲自下厨,煮一桌子的菜,跟张有福一家人聚餐,其乐融融,像过节一样。

面对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与支持,张有福说:一定要像母亲一样,坚强乐观。在苦难面前,决不能举手投降,而要将它视作一种磨练,学会承受苦难,并且化苦难为动力。张有福目前饲养了三十多箱蜜蜂,每年可收蜂蜜两百余斤,又饲养了几头猪。同时,在各级政府的关心下,于671县道边盖起了两间平房,开了个小卖部,设了个加水点。过往的卡车司机们,纷纷出于爱心,支持他的业务,增加了他的收入。最最可喜的是:去年11月,他结婚了。新娘饶娥荣,连城县人。张有福幸福满满地说:小饶非常好,非常勤劳。结婚以后,家务活都是她做了,而且都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她从来不嫌弃年迈的母亲和两个智障的哥哥。

3月23日,我再次来到张有福家时,饶娥荣正在做家乡名小吃——簸箕粄。只见她把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接着用勺子将米浆注入簸篓内,然后放到锅里用猛火蒸,蒸熟成薄薄一层,整张揭下,再把炒好的肉丝、笋丝、香菇丝、豆芽等馅料放进去,卷成一条条的筒状。同行的人都开心品尝了,细嫩可口,食而不腻。大家都夸好手艺!

张有福,真的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