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愧疚


□ 王继峰


这天,我正在单位办公,有人来找同办公室的李主任。来人是李主任老家的亲戚,两人久未相见,叙旧好一阵子。

聊着聊着,亲戚突然说:“有一件事情,压在我心里几十年了。”李主任很疑惑:“什么事啊?”亲戚说:“1993年,我向你借了300块钱。等我有钱想还的时候,你已经调进城了,后来我又到外省谋生,一直没机会还钱。几十年来,我常常想起这笔债。这几天我刚好回武平,就特意来找你。”李主任笑着说:“有这回事吗?我都不记得了。”亲戚动情地说:“这么大的事,我不会记错的。当时我生活困难,你借给我这么多钱,帮了我很大的忙,我非常感谢你,但我始终没能还钱给你,心里一直很内疚。”他边说边从兜里掏,把早就准备好的300元递给李主任。李主任没接钱,笑了笑:“亲戚之间相互照应是理所当然的,不用想这么多。”亲戚把钱硬塞到李主任手里,很认真地说:“你一定要接,不然一直有东西梗在我心里,我一想起就很愧疚。”李主任客气了几句,然后收下钱说:“都是亲戚,其实没关系的。”亲戚如释重负,说:“要的,要的,你不收,我总觉得对不起你。现在总算还给你了!”两人又闲聊了几句,亲戚起身告辞。

看着他的背影,我对李主任说:“30年前的300块,抵得上现在的五六千块。你借他这么多钱,竟然忘了?”李主任大声说:“哎呀,我怎么会忘呢?我死也不会忘!当时我一个月的工资才168块,借给他300块,我好几个月都‘啜粥’(喝粥,形容生活穷困)。刚开始我总想着这笔钱,但等了好多年他都没还,因为是亲戚,我也不好意思催。时间一久,钱慢慢贬值,后来我虽然还记得这事,但已经无所谓了。我刚才假装忘记,是不想让他尴尬。”我微笑着说:“当时借300块,过了30年,他照样还300块。现在的300块不算什么,你干脆大方一点,让他不要还了。”李主任说:“私人借钱本来就不用利息,无论过了多少年,照样还当初借的那个数。我当然可以不收他的钱,显得自己很大方,但当初他向我借了这么多钱,心里一直有愧,时时想着还钱,我如果不收,他还会继续内疚。我一定要收下,让他解开几十年的心结,不然他会愧疚一辈子。”我深觉有理,不由得点了点头。

孔子说:“君子有成人之美。”成全别人的好事,帮助别人实现美好愿望,这是君子的作风。而成全别人的愧疚,解开别人的心结,何尝又不是一种美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