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又方便!
“预制菜”被装进“懒人”菜篮子

中心城区一大型商超内,“预制菜”种类齐全。
□ 记者 施薇 文/图
“卤汁牛肉、豆豉带鱼、玫瑰豉油鸡、原汤狮子头……”只需一小时,九菜一汤就可以装盘上桌。14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如今,流行于各大电商平台和大型商超的“预制菜”套餐,解决了很多“懒人”头疼的做饭问题,受到不少人的青睐。
什么是“预制菜”?即对食品原料预先进行半加工,然后包装以及冷冻保存,消费者购买后经过简单烹饪,就可以上桌食用的菜品。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宅经济”拉动了“预制菜”走进居民家中,特别是虎年春节,“预制菜”迎来了新的增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预制菜”种类丰富,主要分四类:一类是即食食品,开封后就能吃,比如泡椒鸡爪;一类是即热食品,加热一下就能吃,比如自热火锅;还有一类是即烹食品,指的是经过相对深的加工,通过冷藏或常温保存的半成品材料,可以直接下锅加上调料烹饪;最后一种是即配食品,也就是切好清洗好的肉或者蔬菜。
“家里有客人来的时候,自己煮菜需要采购大量食材,基本是做一顿能吃好几天。今年春节有客人来,我购买的菜品大多都是只需简单加热就能上桌的‘预制菜’,体验感可以说yyds!”90后小李告诉记者。
今年春节前,市民陈先生从某电商平台上下单了一批“预制菜”。除夕当天,只是简单加工,一桌丰盛的年夜饭便迅速“做”了出来。“今年年夜饭想在自己家里吃,又觉得做一大桌子菜太麻烦,‘预制菜’成为一个很好很方便的选择,真是‘懒人’必备啊。”陈先生说。
“‘预制菜’方便快捷,节省了备菜时间,提高了做饭效率;摆盘也比较精致好看,容易让人有食欲;味道有保障,对不会做饭的人比较友好。”位于中心城区龙岩大道一大型商超销售人员告诉记者,“预制菜”今年的销量有明显提升,年轻人是主要消费群体。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搜索供应预制菜的店铺,其中不乏大家耳熟能详的餐馆,菜品既有家宴菜,也有羊蝎子火锅、梅菜扣肉、佛跳墙、小鸡炖蘑菇、鲍鱼红烧肉等单品,价位从几十元至几百元不等,整体售卖情况也不错。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请客吃饭不少寓意好彩头的“预制菜”菜品成了消费者的心头好,如红烧黄河鲤鱼是豫菜代表,作为新年预制菜寓意年年有余、虎年跃龙门;猪肚鸡作为广东名菜之一,寓意诸事大吉;鲜香麻辣的巴蜀特色菜毛血旺成为不可或缺的下饭菜,在新年也有了兴旺发达的特殊寓意。
但是,由于“预制菜”采用速冻方式保鲜,食物在运输途中对于温度的要求较高,温度达不到,极易造成“预制菜”的变质。记者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应理性消费,最好选择有安全保障的“预制菜”供应商,同时要保留相关的票据以便在发生纠纷时作为维权的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