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师潭


□ 吴浣

老家门前是一大片田地,小河就从田地边流过,田地的下端有个坝子,叫公王坝。公王只是几块大石头搭起的小庙,庙里供的也是石头,那石头就是代表公王的。过年过节,大家敬过了公王坝的神,还要到仙师潭,去敬那里的神。

仙师潭前面有个陂头,叫马旱陂。这陂头堵起的水,除供大片田地的灌溉,还用来碾米,便修了一条长长的水渠。这座陂头较大,便形成颇长的潭。那里潭水较深,看不到底。一边的河岸就是公王坝,另一边的河岸是坎,长潭里的水较深的地方,便在那条坎下。我们一般是不到这里来游泳的,但有一回见到河里有鱼,便从坝子这面下水,果然不怎么费劲就摸上鱼来。河里的鱼,比水圳和水田里的更大,当时是很高兴的,便将鱼掷回坝上。但接下来的游泳就很费劲了,不仅再摸不着鱼,还吃了水。一个猛子扎下去,仿佛是有人往下按着脑袋似的,好不容易浮上来,几个人便往回游。上了坝子,就不想下水了,再找那鱼,也不见了。那一回的游泳有点怪。留在记忆里,感觉也是不无魅惑的。因马旱陂拦了水,陂下的水流便浅了,河里的大石头还会冒出水面。河岸边仍杂生着细竹灌木和芦苇,还有一些绿树,便伸延成一条绿化带。此段河流绕的弯大,流到山脚下形成的潭叫仙师潭。看那潭水,幽幽的,深不见底。不仅看不到底,就是找来长竹篙直插下去,也到不了底。潭虽不大,但因为潭水深幽,就让人感到神秘。

潭边有一片河滩,草色如茵。记得有一回在河滩上放牛,看到一群鱼从潭底游出来,至少有二三十条吧。且有好些是红的,分外显眼。那时节放牛拔草,顺便也带着钓鱼竿,便赶紧放下钓线。总以为鱼有那么多,总能钓上一些来,却是一条也没钓着。那鱼径自游着,过了许久,才沉入潭底。潭的一边是河滩,另一边是山,水流是在山脚下转弯。那山不高,却很陡。陡坡上凹进去一块,像是个天然的石洞,里面是个敬神之地。小时候跟爷爷去了公王坝,便转到这里敬神,却不知敬的是哪路神仙。那时节,想不到要问个明白,而今也无从问起。但不像是社公或土地公,因为前面公王坝所敬的便是这神。若不是社公或土地公,会是别的什么神灵呢?既然叫仙师潭,或许是有什么仙师,也可能与潭水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