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雁石溪的夏天

□ 张文琼
插图/谢瑞蕊
水流在青翠挺拔的芦苇丛中穿行,或是在振兴桥下徜徉……随着岸边大榕树下“啵啵啵”的下篙起篙声,水面被裁开,几只白鹭被惊动,从芦苇丛中飞起,啁啾啭鸣而去,我朗声而出:“一行白鹭上青天。”
多么迷人的风景!你一定以为我到了世外桃源,殊不知,她是龙津河在我的老家铁山镇外洋村的河段,村里的人用本地话称呼她为“雁石溪”。
雁石溪的夏天美如画,令人魂牵梦萦。在外工作二十多年来,我一想起村子,便会想起她,念起她岸边的那棵大榕树。每次回到村子,我便会敞开双臂拥抱她,呼吸着她的甜蜜芬芳。
但是,从前的雁石溪,夏天并不如此美好而迷人。我亲眼目睹了雁石溪四十多年来的风风雨雨。在我童年时,她经常发“羊角风”,可谓“十旱九涝”。在我年少时,村民们用肩挑、用手垒,建起了简易的河堤。大水泛滥的次数少了,但并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清晰地记得1990年夏天的那场大水。没日没夜的暴雨后,雁石溪的水暴涨起来,岸边的大片绿笋竹子迅速陷落。村民们站在河堤上,忧心忡忡地看着不停上涨的河水。
那天夜里,我突然被一阵急促的锣声惊醒,有人在村子里敲锣高喊:“发大水了,发大水了,大家快去抗洪!”我跟着父母来到河堤上。河堤已经垮塌了一大块,湍急的水流像猛兽一样冲进河堤内的田里。
借着纷乱的手电筒光,村民们将一条装满沙石的小船往缺口拖。“一二,一二,拖……”大家双手紧抓绳子,身体成四十五度后倾。狂风掀开雨衣,吹走斗笠,但谁也顾不上,任凭雨水击打着脸庞。目光坚定,头颅高昂,一个个身影就像楔入木头的钉子那样不可动摇。
就在小船即将堵住缺口时,有人大喊起来:“快跑,堤要塌了!”只见缺口迅速变大,大家赶紧丢下绳子,跑向安全的地方。突然,“轰隆”一声巨响,半个堤坝垮了……
洪水汹涌奔腾着冲入堤内的田里,我吓得面如土色,浑身颤抖起来。良久,我听到父亲深深叹气道:“唉,都淹了,还看啥呢,回家吧!”大家一个个垂着脑袋,踉踉跄跄地离开了。
远处,田野一片白茫茫,完完全全一个水的世界……
过了几天,水退去,雁石溪堤坝内的田野露了出来。玉米、甘蔗等不耐涝的农作物,早就成了灰褐色秆子,稻秧、青菜虽然还有点绿色,但是太阳出来后,很快就焦枯发黑,好像被大火烧过一样。水面上随处可见腐烂发黑的动物尸体,散发着阵阵恶臭。那年,雁石溪的夏天就像梦魇一样。
大水无情,人间有爱。党和政府没有丢弃外洋村,多次兴修雁石溪堤坝,加高加厚围堤,不断提高堤坝工程质量。同时,进一步清理整治河道范围内“四乱”突出问题,有效推进河长制工作。号召广大群众,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爱护水环境,不向河道、河岸倾倒垃圾杂物,不在河道及两岸乱占乱堆乱采乱建。从此,雁石溪的夏天不再暴躁、不再泪汪汪,有的只是水荡碧波,春天般的温柔和恬美。
又一个云消雨散的日子,雁石溪像一轴水墨盎然的画卷除徐展开。沿河两岸的各种葱绿树木倒影入水中,于是水也是绿色的了,像硕大的晶莹润泽的绿宝石。
“好山有好水,先锋深居大山顶,顶上更有好风光。都说好山伴好水,才有人儿把光赏……”一条轻快的小船滑入雁石溪,男的站在船艄下篙起篙,女的坐在船头动情地唱着龙岩山歌。水面上,金色的涟漪一圈圈地荡漾开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雁石溪的夏天一定会更加迷人,夏天的雁石溪一定会更加富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