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宗明的革命人生


□ 林金庭 邓建芬

林宗明是龙岩苏坂美山村,1897年出生,历任赤卫队员、党代表、司务长、民团团长、游击队大队长。16年革命生涯跌宕起伏,一家人献身龙岩革命。

1929年5月,在时任中共龙岩县委委员林雨膏的带领下,林宗明参加了著名的龙岩暴动。后奉林雨膏之命,与暴动队员林光永、杨士连、林春隆等回村组织农会和赤卫队,组建了有200多人参加的美山农民赤卫队,在岩东及宁洋产生了积极影响。为扩大革命成果,林宗明受指派前往与美山毗邻的漳平南洋、暖洲、利田、遂林等地开展革命活动。

1929年8月,朱德率红四军出击闽中,林宗明率美山赤卫队配合红四军第二、三纵队攻打宁洋。要拿下宁洋县城,务必先攻下水门。林宗明主动请缨,率林光永、林春隆等船工出身的赤卫队员,与化装成船工的红四军侦察排,分乘5条装满谷皮的“运粮船”(船篷下的船舱内隐藏红军战士)顺流而下经合溪后进入九龙江,抵宁洋县城关后,从水门上岸,出其不意攻占水门检查哨卡,不费一枪一弹俘虏驻守哨卡的国民党军一个班,为红军打下宁洋、攻打漳平县城抢占了先机。

朱德率二、三纵队接着攻打漳平,途中遇上连日暴雨,双洋溪水大涨。红军到达罗溪口时,原来水不过膝的双洋溪,浊浪翻滚。走在前面的侦察兵拄着木棍过河,因为不明水情,有几个人被河水冲走。当时的红军大部分是旱鸭子,他们不怕死但怕水,看到会水的侦察兵被洪水冲走后,没人敢再蹚水过河。朱德军长亲临岸边,看到翻滚的洪水眉头紧锁。正当一筹莫展时,林雨膏、林宗明、朱宗潭向朱军长介绍了罗溪口河段的情况,林宗明指着洪水最汹涌处对朱军长说,没有下雨的双洋溪清澈见底、水不过膝。现在河中间洪水最汹涌处是一道深沟,蹚水过河无法直线通过。只有用石头填高河沟,再用两条船纤相连固定在两岸,河中由习水性的美山赤卫队员扶纤即可护送红军过河。朱德军长闻言大喜,马上命令部队沿河寻搬石头丢入河沟处。约半小时后,河沟处的洪水明显变缓。此时林宗明和朱宗潭各背一捆从老百姓家中借来的船纤一路小跑而来,身后的几个赤卫队员肩上扛着削尖的木桩,其中两个还手提两柄大锤。随着林宗明的一声吆喝,几个赤卫队员肩扛木桩手提大锤蹚水至原河沟上方数米处,迅速把木桩打入河床中,两条纤绳连接牵拉两岸。林宗明带领赤美山赤卫队员手握纤绳分处站立河中,最深处达到胸部。当天中午,经过几个小时激战,红军首次攻克漳平。为表彰美山赤卫队的贡献,朱德军长批准下拨60条枪和若干弹药,用船运到龙岩美山,武装美山赤卫队。

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林宗明率部参加方方、何志远、俞炳辉等领导的岩连宁边区游击队,战斗在龙岩溪口、蕉营坑、芹菜洋、白沙和连城的马池塘以及宁洋的南洋、赤水一带。林宗明任岩连宁游击队司务长,负责生活、医药、交通、情报联络工作。

1935年9月,林宗明奉命调回龙岩美山任游击队队长。9月26日,林宗明率部袭击驻白沙国民党军队,战斗中腿部被子弹打穿,利田村赤卫队队长朱佳老把他从马坑枫源窠转移到党口村陈宝金家医治伤口。

1937年8月闽西南红军改编为闽西人民抗日义勇军第一支队。1938年1月成立新四军第二支队。第二支队将要离开白沙时,林宗明受命整合龙岩美山一带以原系绿林好汉为主体的部队,接受国民党的收编,组成一个保安团,林宗明任团长。这个团的许多成员曾参加过1929年的龙岩暴动,有的人曾经是红军战士,因后来白军复辟时散落各地。林宗明的军师林卓如原是红军抗日先遣支队的成员,又与方方同志相识,后来相互来往,建立了友好关系。岩连宁游击队与这支部队互不侵犯,互相支援。闽西人民抗日义勇军第一支队成立时,林宗明曾派他的副官,送给支队6支崭新的驳壳枪和2000余发子弹以及许多慰劳品,以示祝贺。而林宗明接受改编成立保安团时,邓子恢、谢育才特派俞炳辉带8位同志,携300元光洋、一面锦旗和鸡、鸭、猪及其他食品,前往美山林宗明团部,表示祝贺。

新四军第二支队北上抗日后,闽西国民党顽固派打着“合作抗日”的旗号,表面应付抗战,实则竭尽反共反人民之能事。“皖南事变”后,国民党顽固派撕下伪装,发动“闽西事变”,一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捕,龙岩县委损失很大。国民党当局以林宗明“勾结土匪”为名,悬赏5000块光洋取林宗明之人头。1940年9月,国民党在悬赏缉捕追杀林宗明无果的情况下,放火烧了林宗明的家(美山村三堂厝,遗迹尚存),将林宗明的父母、妻儿一家七口抓捕投入龙岩监狱,林宗明的母亲和两个养子被敌人折磨致死在狱中。

林宗明不惧家破人亡的威胁,继续组织领导漳平宁洋的赤水、党口、利田、暖洲、营仑的赤卫队与敌人周旋,沉重打击了地方反动势力,斗争持续长达三年,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

敌人对林宗明恨之入骨,在高官厚禄利诱、收编不成的情况下,登报重金悬赏通缉追杀林宗明。为避免群众遭受牵连和组织遭受破坏,林宗明决定率队离开宁洋到新桥、安溪等地开展革命斗争。

1944年,林宗明在安溪县桃洲村与国民党军王良山部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注:本文参考《漳平市革命基点村简史》《新罗区苏坂镇镇志》《漳平人民革命大事记》《俞炳辉回忆录》《漳平市南洋村革命简史》、“何志远将军证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