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泽源:十年从警只寻常


□ 通讯员 张春波 马晓红 阙云琦

他,黝黑面孔,沉稳干练;他,十年坚守,重任扛肩,以所为家,爱所如家,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辖区人民群众。他,就是长汀县公安局南山派出所教导员刘泽源。

12月2日,采访中笔者了解到,刘泽源因工作出色,先后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红土基础标兵”“十佳缉毒民警”“涉麻制毒重点整治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被龙岩市公安局记嘉奖2次,记个人三等功1次。

时钟拨回到十年前

2011年,1984年出生的刘泽源带着对公安工作的热爱,成为长汀县公安局南山派出所民警。从学子到人民警察,多亏所里“老民警”的传帮带,他虚心求教,一起出警办案、走访社区、熟悉户情,不到半年时间,他成为所里的业务能手。

2014年3月22日,南山派出所接群众报警称,一名正在实施盗窃财物的男子被村民发现后,跳入河中正要逃走。接警后,“老民警”林旭带领刘泽源迅速赶往现场。到达现场后,两人发现河岸对面是密林,嫌疑一旦上岸,抓获的难度增大。于是,两人从水路和陆路两个方向合围,最终在岸边狭小的丛林中,将犯罪嫌疑人赖某抓获。当刘泽源把追回的财物交还给失窃老人时,老人眼含泪花,深情地握着他的手,嘴上不停说着感谢的话语。这一刻是高兴的,也是喜悦的,群众的这份期许,深深印刻在刘泽源的心里,成为日后一直指引他的一束光。

时钟拨回到五年前

2015年初,刘泽源担任南山派出所副所长。在过去的五年里,他对辖区22个村居的社情民意情况了然于胸,谁家有租房客、谁家是特困户、谁家有患重病的人、谁家闹过邻里纠纷他都了如指掌。一次次调解处置,刘泽源总结出矛盾纠纷化解的“五多口诀”:多走、多听、多看、多说、多一份责任感。

2016年7月,有一家猪场因排污问题,影响了周边几户邻居的生产生活,周边邻居于是聚集起来将进猪场唯一的道路堵住,猪场老板很是着急。接到报警后,刘泽源迅速到达现场,一边安抚群众让拉饲料的车进场,解决猪场的燃眉之急,一边就周边群众反映的情况开展调查。经过实地调查发现,猪场的排污池确有泄漏的情况,另外猪场因消杀频繁,猪粪的气味影响周边生活的群众。于是,刘泽源联合司法所、村干部组织双方进行调解,第一次调解没有成功。在接下来的半个多月里,刘泽源每天利用晚上时间,逐户走访,组织双方进行第二次、第三次调解,最终通过减少猪的数量和错开消杀时间以及扩建排污池等方式,使得双方握手言和。

据统计,10年来,刘泽源参与调解大小纠纷500多起,像“黏合剂”一般,让许多群众在矛盾过后握手言和。刘泽源笑着说:“要说整天为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磨嘴费牙,不烦不恼那是假话,但每看到矛盾化解后的那一张张笑脸、一句句感谢,再多的苦累也烟消云散”。

时钟拨回到三年前

2017年7月,刘泽源主持教导员工作,2020年9月任教导员。他充分运用南山镇的红色资源优势,组织学习党章党史,创新开展“党建+”活动,将党史学习成果转化成为群众办实事的动力,全面激发队伍士气。

他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带领党员民警重走长征路,参观红军长征零公里处,到松毛岭战斗烈士纪念碑前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开展沉浸式教学,使党员民警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洗礼。创建党员微课堂、红色读书会等活动,利用休息时间,向革命烈士后代钟鸣、红军长征起点“守魂人”钟宜龙请教学习,带头为民警讲述红色故事,所里的每一位党员民警轮流讲红色故事,人人都是党史学习宣讲员。

十年,弹指一挥间。刘泽源谦逊地说:“这十年,有过付出,但更多的是收获。而这,也让我更憧憬下一个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