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惠民生 民工维权法来帮

长汀为157位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近200万元


□ 记者 赖容 通讯员 曾盛

“谢谢长汀县法律援助中心无私援助、依法办事,为我们要回了血汗钱……”2日,在长汀县务工的农民工黄某英致电长汀县法律援助中心,对法律援助中心的无私援助连声表示感谢。

每逢岁末,是农民工欠薪纠纷的高峰期,为了帮助农民工合法理性维权,长汀县法律援助中心通过简化审查程序、异地协作等多种便民举措向农民工伸出援助之手。今年至11月底,法律援助中心共为157位农民工提供了法律援助,挽回经济损失196.7万元,免收服务费34.8万元。

该县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和申请支付劳动报酬、工伤赔偿的农民工,简化审查程序,免予经济困难审查。同时,对农民工、工伤职工、“三期”女职工等重点服务对象申请法律援助的,加快办理进度,有条件的当日受理、当日转交。对情况紧急的集体劳动争议案件,可以先行提供法律援助,事后补交申请材料、补办相关手续。今年以来,共受理8起集体劳动争议案件,涉及人数达220人。

该县还借助闽赣法律援助协作机制优势,保证农民工在转交申请、核实信息、调查取证、文书送交等方面实现无缝对接,使农民工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申请到法律援助。同时加强部门协调,强化预防和化解纠纷,通过不断健全完善与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劳动监察大队、劳动仲裁委员会的协调机制,为农民工讨薪维权提供“一站式”服务。此外,该县还引导企业规范用工,主动提示用工企业不签订劳动合同及违法用工的法律风险,切实切断欠薪源头。

线上线下齐维权。线上,该县让农民工通过“e龙岩”“福建网上办事大厅”和“闽政通”可以找到就近的法律援助机构,可直接在网上申请法律援助;线下,县乡两级法律服务机构共32个法律援助工作站都向农民工兄弟“敞开大门”。

2021年3月,长汀鞋业有限公司登报表示对于原单位的职工将进行补偿安置,符合条件的人员尽快向单位进行申报。于是原单位职工陆续找到单位经办人进行补偿安置申报。但包括黄某英在内的30人却被单位告知由于上述30人已经陆续被单位辞退,因此不符合申报条件。于是,黄某英等人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向该县法律援助中心提出法律援助申请。

该县法律援助中心在接到申请后,详细了解了申请人的主张及情况,认为上述人员符合法律援助的条件,并依法为其办理了法律援助。指派的承办律师在征得受援人及其家人的同意后,决定以经济补偿纠纷诉长汀鞋业有限公司,并于4月12日为受援人拟写了劳动仲裁申请书。仲裁委立案后,承办律师认真开展代理工作,参与了案件的开庭审理及庭后的调解工作。经代理人的不懈努力,在仲裁委的组织下,最终双方达成仲裁调解协议,以受援人实际工作年限为标准,由单位向受援人支付安置补偿费用。

县法律援助中心负责人介绍:本案是一起因企业改制导致职工未能如期获得补偿安置的案件。属于重大疑难案件,系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导致的,因年代久远所涉及的相关证据大多已经灭失,为取证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且涉及的诉讼当事人较多,多为处于弱势群体的企业职工,法律关系也较复杂。承办律师通过庭前的耐心沟通,引导受援人进入法律程序,成功化解了矛盾,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受援人合法利益,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