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孩子有技巧
□ 张淑蓉
作为父母,常常会面对犯错的孩子,许多家长往往会批评甚至打骂孩子,可是孩子照样会再犯错,所以如何正确批评孩子,批评应该注意哪些技巧呢?
学会沉默和暗示。很多孩子一犯错误,家长就忍不住一顿批评,其实这一批评,孩子就觉得和自己犯的错误相抵消,反而心安理得了,哪里还会去反省?而父母不急于批评,沉默的态度反而可以让孩子自己反思。
“不说”是比“说”更难做到的事。孩子的行为每天都在对父母的心理形成挑战,这实在需要家长用足够的理智和耐心去消解。
沉默之后便要暗示孩子,心平气和地启发孩子,不直接批评他的过失,孩子会很快明白家长的用意,愿意接受家长的批评和教育,而且这样做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要听孩子的解释,给他们申诉的机会。导致孩子犯错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主观方面的失误,也有可能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如态度或者是能力不足等。
所以,当孩子犯错后,让孩子把自己想说的话和盘托出,这样家长会对孩子所犯的错误有一个更全面、更清楚的认识,对孩子的批评会更有针对性,也让孩子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批评。
要言简意赅,就事论事。有的家长批评孩子时唠叨个不停,却说不到要点上,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所以批评的话应该言简意赅,恰到好处。告诉孩子他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帮助他分析犯错误的原因,不要夸大孩子的错误。
不要翻旧账。孩子是一个发展的个体,不要因为孩子这次的错误而把过去所有的错事重新提一遍,这样会让孩子觉得只要犯了错误,就永远无法摆脱,既然摆不脱,改又有何用?
父母要“统一战线”。在教育孩子方面,很多父母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其实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会导致孩子犯错后,想的不是如何去认识和改正错误,而是积极去寻求一种庇护,寻求精神的“避难所”。
所以父母一定要旗帜鲜明,保持高度一致,形成“统一战线”,共同努力,让孩子能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努力去改正自己的错误。
父母进行自我批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所犯错误,父母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责任。在批评孩子之前,如果父母能先来一番自我批评,如:这事也不全怪你,妈妈也有责任;只怪爸爸平时工作太忙,对你不够关心等。这样可以拉近和孩子的心理距离,使孩子更乐意接受父母的批评,还可以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勇于自我批评的良好品质。
“犯错误”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同样家长也需讲究批评的技巧,这样才能让“过失”发挥出正面教育功能,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