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信用联社创新服务机制赋能乡村振兴——

把柜台搬进村 把服务送进门


本报讯(记者 黄俊)“真心感谢长汀信用联社,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昨日,长汀县古城镇南岩村村民钟焘焘谈到前不久的贷款时说。钟焘焘是蔬菜种植大户,受疫情影响,面临资金短缺困境。长汀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金融助理主动上门,开辟办贷“绿色通道”,为其发放“多社融合”贷款30万元,解决生产资金周转难题。

今年以来,长汀信用联社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传承红色农信基因,创新金融服务机制和方式,把柜台搬进村,把服务送进门,为培育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据悉,该社着力构建“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长效机制,发挥深耕“红土先锋贷”的客群优势,与县委组织部合作,启动“党建+金融助理”驻村工程,与供销社、农业担保公司深化政银增信机制,通过“多社融合”,形成“合力突围”的工作格局。同时,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党员+农户”模式,对具备引领示范作用的四都镇上蕉村辉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余额663万元,已脱贫但不够稳定的村综合授信6000万元,真正做到脱贫不脱帮扶,扶上马送一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该社构建信息共享、资源互补的政银融合机制,全力打造“绿色金融”。该社积极助力龙岩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深度融入长汀县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各项工作,依托人民银行动产融资统一公示平台,探索推出“福林·益林贷”林权收益权质押贷款,农户或者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凭借可持续的林权收益、碳汇收益等作为质押担保,解决了担保难的问题,极大提高林农金融服务的便利性。

在此基础上,推动碳减排政策落地,积极对接优势产业集群、2个乡村振兴“跨村联建”示范片、4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等项目,全力支持优质林木、果茶、竹业、灵芝、三叶青、河田鸡等林下经济和生态型养殖业的发展,通过贷款优先、额度优享、服务优化、利率优惠,引导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已脱贫农户建立利益连接点。截至8月底,累放贷款14060万元,“社保贷” “快e贷”“裸房贷”“光伏贷”“益林贷”“新农直通贷”等一大批贴合实际的金融产品,有力促进了农户富起来、乡村美起来、产业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