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开学第一课》
□ 张淑蓉
又是一年开学季,《开学第一课》如约而至。正如每个中国人在除夕吃完年夜饭会不约而同地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中国的小学生在每年开学9月1日晚8点也会准时观看《开学第一课》,这是国家献给他们的精神大餐。
今年恰逢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开学第一课》以“理想照亮未来”为主题,通过一个又一个真挚动人的故事,抒写了一幅幅可歌可泣的百年画卷:从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李大钊、毛泽东、陈望道,到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烈士方志敏、蓝蒂裕;从立志用知识建设祖国的核动力专家彭士禄,到三代传承为国守边的拉齐尼一家;从践行初心的闽宁第一批移民谢兴昌,到用教育改变大山女孩命运的“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校长,以及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航天员、飞行员、奥运健儿等新时代奋进者群像,无不用榜样的力量激励着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发愤图强。
播放期间,班级群里我不断地收到学生们观看《开学第一课》的照片,他们坐得笔直,看得专注。翻看朋友圈,看到一个学生家长发:“陪我的小情人看了五个年头的《开学第一课》,今年因为多了个捣蛋的小吞金兽,为了不让捣蛋鬼影响哥哥,第一次没陪着看。”可见观看《开学第一课》已经融入每个中国家庭的生活中了。
第二天来到学校,我问班上的孩子们观后感受。有的说感觉特别有趣,当看到航天员杨洪波为我们展示的“夹茶水”时,一位女生说想起了二年级下学期学的《太空生活趣事多》,里面讲一个翻身,就会飘到别处,她当时就觉得很神奇。这次观看,果然看到航天员一不小心就飘起来,失重状态下的感觉肯定不一般。我语重心长地对她说:“星空无限,等着你们去探索。”今年是我国航天大年,航天事业已经进入了“空间站时代”。这次把课堂搬到了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通过“天地连线”的方式,请三位航天员为孩子们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太空授课”,不仅是为了激发孩子们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更是希望培养他们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优良品质。
有的说,当他看到拉齐尼为了救落入冰窟的儿童而英勇牺牲,被人们从冰冷的湖水中抬出来时手仍保持着托举的姿势,他流泪了。为国守边,是拉齐尼一家三代人的共同理想。这个理想还将继续传承下去,因为他们心中时刻铭记着一句话:“没有祖国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他告诉我,他的理想是当一名警察,除暴安良,做正义的守护者。教室里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俗话说得好:“理想是人生导航的灯塔。”自疫情发生以来,无数医士,无一日不着白衣,无一日不在前线。当时我班上一个学生的妈妈是人民医院的医生,在紧急关头,她毫不犹豫地报名援鄂。危险性是肯定有的,当我问她为什么这样做时,她说“从小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医生,救死扶伤。现在国家需要我们,我肯定是义无反顾”。危难时刻,她以国家为重,没有一丝懈怠。庆幸的是一个月后她安全归来,她的举动给她的儿女们作出了一个极好的榜样。
榜样是力量,学习有方向。《开学第一课》如同一道光,照耀着孩子们,一路前行。“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殷切寄语,“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