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谨防诈骗

当前各学校正陆续开学,除了家长、老师、学生忙碌之外,骗子们也加紧了行骗。针对“开学季”期间学生容易“中招”,学校金融诈骗手法多样的特点,我市警方提醒,一定要加强防范,谨防被骗。
市民小黄是一名大一新生,虽然还未到去学校报到的时间,但是前几天她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大学的工作人员,跟小黄确认了身份后,让她加入“新生QQ群”,统一办理高校学生电话卡。加入群后,小黄发现,群内所有人都被禁言,只有管理员发布了一个办理手机卡的信息和一个二维码。“当时就觉得有点奇怪,后来按照要求扫描了二维码,发现需要200元钱。我立马就觉得肯定是骗子!”小黄退出了该QQ群。后来她上网查询,才发现,近期冒充学校工作人员,要求新生办理手机卡的骗局高发,频频有人上当。
对此,我市警方提醒,一些不法分子以学校工作人员的名义建立新生群,在取得学生们的信任后,在群里收集个人信息,甚至是以各种名义骗取钱财。假新生群有建群时间短、群内禁言、广告推销等特点,有人邀请进群时,学生要注意分辨。建议拿不准的新生,可在入校后咨询辅导员或者学校的团委、学生处,切不可盲目加入。
上大学后,部分学生希望可以勤工俭学,一来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二来也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于是业余时间,选择穿梭在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兼职中。一些不法分子趁机以“门槛低、收入高”的噱头吸引大学生,以收取押金等方式,实施诈骗。这类骗局通常都是让学生先交钱再分派工作,结果往往是交钱了却没有工作。也可能花费了大量时间去完成任务,但发布兼职者会以“任务不达标”为由,拒绝提供薪酬。大学生在寻找兼职信息时,不要盲目,更不要轻信那些以骗钱为目的的黑中介,凡是因做兼职而收费的,万万不可相信。
此外,学生群体还要特别警惕校园贷诈骗。警方建议,要建立文明、理性、科学的消费观,拒绝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如资金紧缺,可以向家长和老师寻求帮助,确有贷款需求,请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最恰当的借款方式。个人信息以及证件信息要妥善保管,一旦泄露,不仅存在随时被骗子骚扰的危险,还有可能被不法分子进行信息倒卖,用于进行各种犯罪行当。 (邱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