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乡风建设应久久为功


□ 蔡庆阳

前不久,笔者一位在外地的农村老家长辈去世,他的子女们为了悼念老人,聘请了专业公司帮忙料理后事,可谓“一条龙”服务。殡葬仪式场面十分隆重,从布置、吊唁、乐队、出殡、答谢等前前后后近一个星期,花了20多万元,费用由子女们分摊。当问及亲戚的子女们:“是不是太浪费了?”子女们振振有词:“老人辛苦了一辈子,讲点排场有什么,再说周边大家都是这样做!”据了解,在当地婚丧大操大办的现象十分普遍,很多人为了面子,不惜花费巨资或举债,把婚丧活动办得轰轰烈烈,形成一种风俗,令人震惊!

在全面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农”发展新阶段,培育和涵养文明乡风是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然而,当前一些农村出现乡风文明缺失,一些农村地区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情大于天,人情礼重于山”“儿子娶妻,父母借钱”等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现象,造成盲目攀比、跟风,这些不良风气成为乡村治理的堵点和难点,影响着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迫切需要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加以解决。

培育和涵养文明乡风,必须紧紧牵住移风易俗这个“牛鼻子”,坚持破立并举,摒弃陈规陋习,形成公序良俗。要结合农村各地实际,强化道德教育作用,弘扬传统美德,培育淳朴民风、优良家风,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勤俭持家。要全面推行移风易俗,整治农村婚丧大操大办、高额彩礼、铺张浪费等不良习俗。加快殡葬改革,破除丧葬陋习,树立殡葬新风。

其次,培育和涵养文明乡风,必须加强核心价值观引导和优秀文化供给,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要运用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加强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再次,培育和涵养文明乡风,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和保障,要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监督和奖惩机制,注重运用舆论和道德力量促进村规民约有效实施。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自治组织的作用,对违背村规民约的行为进行规劝和约束,对模范执行的村民进行有效激励,切实保证好的村规民约落地生根、产生实效。

此外,培育和涵养文明乡风,要善于发挥道德模范的引领作用,广泛开展农村道德模范、最美邻居、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通过选典型、评典型、学典型,让良好乡风、民风、家风在农村蔚然成风。

培育和涵养文明乡风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只有不断提高乡村社会的文明程度,让农村劲吹文明乡风,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会得到更好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