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堂哥水生
□ 曾岩
我的堂哥水生是个憨厚又偏执,老实又有个性的人,加上出身贫寒,很多人都瞧不起他,而我却对他钦佩不已。
堂哥是个勤劳的人。4岁的时候,他母亲就病逝了,靠一个残疾的父亲拉扯大,好在当时的小学就在家门口,堂哥读完了小学,初中要去乡镇就没有办法了。1982年落实生产责任制时,堂哥才16岁,他开始当家了,家里分到的田全部由他一个人耕种。从锄秧地播种,到收割归仓,都靠他一个人完成,偶尔也会和邻居换工。初次种田,不懂只能请教邻居,经过两年的摸索,他成了村里的种田能手。18岁时,他决定自己盖房子。之前居住的两间房子是众家屋,实际上他家没有一间房没有一块瓦。没有师傅工资,他去向亲戚借了300元;没有木头,他自己上山砍,然后把三间落地二层楼房的所需木头全部一个人从山上抬回来;没有瓦片,他请人从集镇运回来。当时公路没全通,瓦片只能送到离他家3公里外的一个自然村,然后他自己肩挑手提搬回家。历时一年,他终于把两层楼的新房盖下来。有了新房子后,他寻思着该成家了。24岁那年,他从长汀娶回妻子,尔后生了一儿一女。三年前,在亲戚的支持下,他又把这幢土木结构的房子推倒,花了30多万元盖起一幢砖混结构的别墅,把自己的别墅取名为“宗圣堂”,他告诉我,“我们是曾子的后代,可以用‘宗圣’两字。”一个仅小学毕业的农民,懂得曾子!房子盖好后,又请他亲戚给他写了几副对联,其中厅堂一副令我印象深刻:“耕读传家百业兴旺家声远,仁德积福万事皆成福泽长。”三十几年时间,他白手起家盖了两次房子,实在令我钦佩。
堂哥是个有志向的人。虽然才小学毕业,但他对音乐却有着特殊的感情。年轻时,村里成立文艺宣传队,请县里汉剧团的老师来村里教了一个星期,他学会拉二胡的基本功,也就是入门级。后来村里的文艺队解散了,加上生儿育女,30多年都没有摸过二胡,实际上是自己没有二胡来练习。前几年堂哥来龙岩帮人敲墙打短工赚了一点小钱,这又唤起他对音乐梦的追求。他拿出8000多元的积蓄买了一把高档的二胡,利用业余时间在家自娱自乐,不久自己就学会了几支名曲。他还在村里往他家的路口立起一块牌子:“业余二胡练习点”。很多人笑他,但他从未理会。龙岩还有几位学生家长看他二胡拉得好,还特地请他当他们的孩子二胡老师。他说如果早十年自己下决心去学二胡,也许可以以此谋生。我相信堂哥这话,因为他没有打麻将、赌博等不良嗜好,早十年去投师,也许真的可以登台表演,或者成为一名业余二胡老师。
堂哥是个勤奋、有毅力的人。他50岁去学开车,全部一次考过,这让我惊叹不已。堂哥才小学毕业,要学会记住科目一那么多知识,真的太不容易了。而且,他从来没有摸过电脑,可他却一次过关。我问他为何能一次过关,他说他是凭着自己的毅力和勤劳,按照笨鸟先飞的办法才全部一次考过去的。拿到驾照后,他立即花了万把块钱,买了一部二手工具车来过把瘾。第二年正月,他开着车来龙岩母舅家拜年,还载着妻子回娘家探亲。
堂哥还是个很懂礼仪的人。每年他都要去两个母舅家拜年。虽然他母亲病逝这么多年,而且孩子也成年了,但他年年正月必到,哪怕自己没有空,孩子先来拜年了,他过后也一定会抽空补上。其他亲戚的礼数他样样不少,哪怕自己很穷,很困难。他的妻舅对他十分关照,堂哥总想找机会感恩一下,他告诉我,他妻舅也喜欢音乐,年轻时很会吹笛子,他一直想买一支好一点的笛子送给妻舅,去年终于赚到钱买了一支比较好的笛子,准备找个机会送给妻舅。
堂哥就是这么一个人,忠厚老实,勤劳勇敢。他凭自己的双手,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他也从不与人计较,用他自己的生活方式与世俗抗争,活出有滋有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