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与名树
□ 施晓宇
话题要从2021年5月号《福建文学》在“新锐”栏目发表福州女作者青色超过六千字散文《古厝花木深》说起。我应刊物之约,写下推荐人语《饶是花香最诱人》,配文一起发表:
作者是有名的植物爱好者,故而能用独具一格的视角,引领读者走进“庭院深深深几许”的福州三坊七巷,去探访我们往往视而不见也叫不出名的奇花异卉:衣锦坊41号的古流苏,小黄楼的古苹婆,芙蓉园的木芙蓉,二梅书屋的宫粉梅。……
由此,我这个“花盲”算是认识了幼儿教师青色(原名翁爱平),并和介绍我认识青色的“红娘”——《福州晚报》总编室主任危砖黄一道,在节气“立夏”过去的第三天夜访文儒坊,去见识福州著名三坊七巷中的名花异卉,增长植物学方面的知识。以往,我陪同外地作家造访三坊七巷,多是把重点放在三坊:“文儒坊”“衣锦坊”“朱紫坊”。因为福州三坊七巷,三坊多是名人硕彦的大宅,七巷多为平民百姓的居所,而对三坊七巷里生长的植物,则是视而不见,见而不识。
巧的是,在文儒坊19号“林则徐母家故居”左侧,就有一株苹婆树,而且满树繁花,星星点点,就连地上也是落英缤纷。我抬头仰望苹婆树,树高有五六米,树冠俨然“蘑菇云”,而似有似无的淡淡花香萦绕在我们周身。青色介绍说,苹婆树多在初夏开花,今晚我们算是赶巧了,不然花期半月过去,又得等待一年才能看见苹婆开花。我捡起一粒黄豆大小的苹婆树花,仔细端详,花似袖珍型的小小香炉,恰如青色在《古厝花木深》里写道:
那便是苹婆,它的树冠如一朵冻住的蘑菇云,几乎占满后院的上空。靠近它,便可端见它的“真面目”,它是由无数粉色的镂空灯笼样小花组成。说苹婆花是“花”,却又不是,实际上它是花萼,而非花冠……
在文儒坊19号“林则徐母家故居”右侧,则有一株蓝花楹。蓝花楹别称蓝雾树、紫云木、巴西紫薇,原产地在南美洲巴西,近年来中国许多南方城市——尤其两广大面积引种栽培,供市民观赏,福建省会福州也在其中。譬如2019年4月23日上午,我试乘福州地铁二号线“处女行”时,就看见在橘园洲站外的金祥路两边,新种植了蓝花楹。而且,蓝花楹在夏季开花,因为我看见新种植的蓝花楹,不久就繁花满树。事后查知,蓝花楹的花期很长:第一次主要在初夏的5月份开花,6月份盛开,7月初凋谢。蓝花楹第二次开花在8月末,在秋季的10月中旬凋谢。
由于花期长,且开在夏秋两季,作为从南美洲“迎娶”的“公主”——蓝花楹属于典型的观赏、观叶、观花树种,适宜热带、亚热带地区作为行道树栽种,多多益善。树高可以到达15米乃至20米,一点也影响行车的视线。蓝花楹的树身:木材黄白色至灰色,质软而轻,纹理通直,加工容易,可作家具用材。该种同时具有观赏与经济价值。
可见蓝花楹一身都是宝。不过,位于文儒坊19号“林则徐母家故居”右侧的这株蓝花楹可不是新客,而是日久年深的“老住户”了。时值初夏,正逢蓝花楹第一次开花。我抬头望去,这株种在名人名宅高墙之外的蓝花楹,树冠开满淡紫色的小钟形状的一盏盏花朵,在路灯的照射下,隐隐的暗香袭来,淡淡的花色养眼,仿佛气质不凡的大家闺秀,亭亭玉立,含笑带颦。
多少次走过文儒坊,多少次与这两株苹婆树、蓝花楹擦肩而过,就是目中无“树”,视而不见。这一次,我是牢牢记下,再也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