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地方武装是红色人民公安的早期雏形


1926年,福建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永定支部在永定县湖雷镇上南村“万源楼”成立。随之,中国共产党组织在闽西红土地生根、发展和壮大,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先进思想也在闽西大地广泛传播。

南昌起义之后,随着红军入闽,闽西人民的革命斗争日益高涨,长汀、龙岩、上杭、永定等县先后建立了党组织,随后成立了闽西临时特委,确立了“争取群众、武装暴动、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的斗争方针。1928年3月至6月,闽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闽西“四大暴动”拉开了闽西土地革命的序幕,一支特殊的人民革命武装力量在闽西诞生。从此,区乡级的红色苏维埃政权在闽西相继成立。

1929年3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首次入闽,开创了闽西革命根据地。红四军入闽后,迅速帮助汀州的党组织建立了一支100多人组成的武装赤卫队,拨给20多支枪,并从红军干部中抽调王廷瑛同志任赤卫队长。随着革命斗争形势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从苏区创建初期到1930年前后,闽西中央苏区有纠察队和赤卫队3万余人,少先队5万余人,拥有枪支3600余支。

闽西苏区创建初期,闽西各地先后建立起武装保卫纠察队、赤卫队、赤卫军、游击队、少先队、政治保卫队等武装保卫组织,承担着保卫中共闽西一大、古田会议、毛泽东等重大政治保卫任务。

这些地方武装保卫组织和成员,后来逐步发展为政治保卫干部,他们在配合红军作战、镇压土豪劣绅和反革命分子、保护土地革命斗争成果、维护当地革命秩序和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地方武装是红色人民公安的早期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