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华侨故事 赓续家国情怀

——评山歌剧《王源兴》


图为《王源兴》剧照      张水荣 摄

□ 金戈

一直以来,展现华人华侨爱国情怀的艺术作品并不少见,这些作品在主题上反映了华人华侨的救国抗争、创业奋斗、回报桑梓等催人泪下的真实故事,在创作方式上融入了当地的文化元素和特有的艺术风格,既给人以艺术欣赏,更激发爱国爱乡情怀。由龙岩文化研究会会长江和基编剧、龙岩山歌戏艺术传习中心主任谢旺兴作曲、副主任顾克导演的,以龙岩(新罗)籍爱国侨领王源兴为题材创作的龙岩山歌剧《王源兴》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一部讲述爱国侨领王源兴的龙岩山歌剧,编剧一反原来山歌戏传统表现地方特色的优美山乡风情画卷的特点,用与众不同的戏剧样式,融歌、舞、景、情于一体,把浓郁的地域风情和深厚的爱国情感,以丰富多样的表达形式成功地将观众的情感与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相融合,使观众对主人公的高尚品格由衷敬佩。

《王源兴》的故事简单明了,人物脉络清晰,通过王源兴少年外出谋生,中年在南洋开荒种地、创办《南侨日报》、保护爱国文人、发动海外赤子筹款支援祖国抗战,新中国成立后竭尽全力支援国家建设三个环节,歌颂了王源兴爱国华侨的光辉形象。这些环节看似情节单一,但内涵丰富,时代气息浓烈。编剧将触角深入王源兴的内心世界,思想敏锐、选材新颖、文化积淀厚重。舞台呈现也打破以往模式,在清新的唱、念、表、舞中突显主题,使人们在审美中丰富想象,共同完成创作者传递的思想。

《王源兴》自创编演出以来,深受观众喜爱,让观众在观演过程中清楚地看到了剧中的戏、人、情。

“戏”指的是戏剧冲突中矛盾的产生、发展和解决过程,是一部剧的灵魂,体现了剧作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生命力。王源兴光辉的一生,可歌可泣可讲述的感人事迹非常多,但剧中,编剧着重选取了他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个阶段,从中精心挑选出最具代表意义的事件,写成“戏”,以“书信”入“戏”,成功调动起观众的情绪,而且前面的“戏”都是为后面的“戏”做铺垫,推动剧中矛盾的发展,随着演出的不断推进,观众的情绪也随着剧情的发展而愈发入情入“戏”,直到落幕。

“一切文艺的真实性在于把人作为表现的中心。”戏剧的人物塑造是剧本创作的第一位。戏剧的中心就是塑造人物,人物是剧作思想的体现者。在《王源兴》中,编剧将自己在生活中的积累和对人生的感悟具象化为触摸得到的人物(角色),然后在舞台上赋予其鲜活的灵魂,在尊重史料真实的基础上,进行大胆新构和创作,除了着力表现王源兴的大格局、大智慧外,还注重挖掘其作为一名普通人的情感,力求为观众呈现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有了“鲜活”的人物,辅之以“艺术”的感染,戏剧才有了让人走出剧场“流连”“咀嚼”的魅力!

“情”指的是剧中的情感。情感的表达决定着一部舞台艺术作品能否成为精品。剧中的情感与观众的心理感受密切相关,编剧在创作时,把更多场景和细节融入剧本,生活情节通过朴实的细节进行填充,如王源兴登上到新加坡的船,其母徐二姑在家乡苦苦守候的剧情设计,舞台通过对茫茫大海、黑夜漫长、惊涛骇浪,心理恐惧,千层鞋、龙岩的“胖园仔”和《岩声》报等场景及细节,展现当年“闯南洋”的创业艰辛;再如用“读书信”“打千层鞋”等生活细节来展现母子之间的感情,成功地引发了观众情感上的共鸣。《王源兴》在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时,通过“龙江一别四十载,举家携业回乡来,手捧红土思亲人,登高山下多感慨”等歌词,把龙岩山歌的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在那悠扬绵长的山歌声中,在那蕴含深意的“比兴”歌词中,人物浓厚而又强烈的感情与心理“倾诉”迸发,观众在歌声中与人物同悲喜共命运,听着听着,禁不住热泪盈眶……

该剧导演风格独具特色,既灵秀又不失粗犷。舞台大气,表演细腻,在唯美追求中展示了生活的质感。舞台调度灵活,手法奇妙,表演区掌控自如,放大了画面层次感,人、景、意得到充分展现和延伸。声、光、电的介入,使舞台灵动、逼真。

《王源兴》是一部带有很强地域特色的红色山歌剧,以王源兴先生令人感佩的精神气魄为主题,通过最具地方特色与观众认同的家国叙事,使爱国主义精神和人性力量在相互的衬托中得到了升华和拓展,对弘扬新罗文化特别是侨乡文化,凝聚华侨力量、激发华侨的爱国热情具有积极意义。当然,因舞台时间有限,剧本存在跳跃性大、过渡不够流畅等不足,应当以精益求精的精神,对剧本进行再充实、再完善、再提升,打造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