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可以是劳模
□ 莫志强
前段时间,事情比较多,头晚才上完夜班,次日一早又去单位。好几次,刚坐下不久,同办公室的一个小姐姐就来了。由于我的位置靠门,她每每进来就打个招呼,不忘带上一句“早啊,劳模!”不知如何回答的我,只好一笑而过。因为在我看来,有事就来,有活就干,再正常不过,至于什么劳模不劳模的,我从来没想过。
其实,但凡上夜班,不管头晚再迟,次日一早,我也照常起来,送女儿去上学,而且很少睡回笼觉,有时就中午小憩一下。没事时,就想想事、看看书;有工作任务没完成,自然而然就去单位。确保不误事、努力办好事是我的原则。
还说上夜班吧,几年前,我曾写过《上夜班就像打仗一样》,就是感觉有时晚上的时间特别快过,这个事,那个事,一处理,就到半夜了。这种新闻晚班,不是纯粹的“看大门式”值夜,一睡而过,而是费时、费心、费力,特别是像我这种特别爱“较真”的人,会主动给自己添“麻烦”。每每这时,有人就劝我,算了吧,那么认真干啥?但我说,不认真就不是我,有时还得“较真”,哪怕是得罪人。因为,你一旦发现了不算大错误的诸多小瑕疵而不去改,就会感到如鲠在喉,十分难受。
想想一路走来,进单位15年了,夜班也9年了,经手的稿件不少,一直觉得有必要改的,就坚决去改。刚开始也有些杂音,但我始终认为,对的就要坚持、好的就要去做,累些没关系,责任要扛起。凭着这样的坚持,渐渐地大家也基本认可了。啰啰嗦嗦这么多,似乎与劳模一点关系也没有,然而,不然。我觉得就设立“劳模”这个称谓的初衷而言,劳模不是高高在上的荣耀,而是实实在在的作为。换言之,并不是只有获得公开表彰的劳模才算劳模,而是只要在某一领域有突出表现的劳动者,就可以视为劳模,或许贡献没像受过奖的劳模那样大,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成为自己人生路上的劳模。
人生路上需要劳模精神,它并非“高大上”,而是“细实小”,只要我们靠自己的双手不懈奋斗,勤于实打实地干好本职,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每个人都可以是劳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