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粽子的中年妇女
□ 罗立军
那一年我还在县城读高中,在城东租了间民房,每天都要早起去上课。学校和城东之间有一条老街,老街尽头是个三岔路口。
每天早上我去上课,经过老街的三岔路口时都能看见她。那是个中年妇女,四十多岁的年纪,早早地站在一家大商场的门口,脚下放着一篮粽子。翠绿的粽子密密麻麻地摆满篮筐,还不时冒着白气,正等着过往的路人走上前去买几个当早餐。
但那时已是十一月,天气已有些冷,谁还会想着要吃粽子呢?即使是当作早餐,三岔路口一带聚集的多是小吃店和小餐馆,里面每天都坐满了人,把热气腾腾的包子一个一个往嘴里送,鲜有人去光顾她的生意。
我以为几天过去看看没什么生意,那个中年妇女也就不会再来。没想到她还是每天早早地站在那里,一边搓着手一边等人来买。有时候,因为起得比较晚,怕上课迟到,我也会上去买两个粽子,然后边走边吃着去上课。
一天早上等我晨起洗漱后,已经快八点了,太阳已经露出了一些光芒。从未这么迟过的我心想,那个中年妇女一定已经卖完了粽子回家了吧。
等我赶到三岔路口一看,她居然还站在那,篮子里还剩几个没有卖完的粽子。我裹了裹外衣,正准备上去买两个时,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油光可鉴的头发在初升的太阳下闪闪发亮。
“喂”男人喝到,“不要站在这里,我要开始营业了!”那个男人是那家大商场的老板。
“哦。”
中年妇女小声地应了一句,把篮子挪到旁边,仍旧站着。中年男人厌恶地看了一眼,然后大摇大摆地走进店里去了。
我循着声音看过去,那是一家装饰得很豪华的商场,血一样的大红招牌,烫金的字,写着XX大商场。中年妇女站在一旁,那时候已经有一个老妪过来买她的粽子。
除了每天早上卖粽子,中年妇女还每晚都到学校和学生公寓之间的天桥下,卖一些自制的饺子和珍珠丸子一类的熟食。
学生每晚自习完回家或回公寓的时候,都会去买一些回去当夜宵。中年妇女做的饺子和珍珠丸子不仅好吃,价钱也公道。一天晚自习下课后,因为赶作业,我比平时晚回家了一些,等我经过天桥的时候已经是十点了。天桥下的中年妇女也收拾好了摊子,不紧不慢地往三岔路口赶。
我走在她后面,看见她一个人走在寒风中,风不时吹乱她的头发,她轻轻拨到耳际,随手提了提挎着的篮子。穿过行人稀少的老街时,一个乞丐坐在路中间,披散着头发,穿着破烂污秽的衣服。
前面驶来一辆小车,司机不耐烦地打着车灯,示意他走开。他开始朝路边挪动身子,乞丐的脚似乎是断了的,正用两只手在地上爬着。
中年妇女经过他身边时,低头看了一眼,犹豫之后停下脚步,在口袋里翻找出一张纸币,弯下腰轻轻放在乞丐面前,又继续赶路。
我走上前细看的时候,才发现那是一张五毛钱的纸币,已经被乞丐抓在手里。我的心里泛起一些心酸。每一个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的城市,这样的事情这样的人还有多少呢?在那些自认为高人一等的富人眼里,像中年妇女这样被认为卑微的灵魂,又是怎样理所当然地被轻视?
然而这些平凡的人,在为生活所累之时,还是忍不住为比他们更卑微的灵魂难过,忍不住去帮助他们。他们的人生虽没有耀眼的光芒,却淳朴无暇。他们的生活异常艰难,内心却无比坚韧。他们始终怀着一颗怜悯的心,一颗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的心,值得每一个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