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子规声里雨如烟

□ 杨笔
肖岭,是一个耕读传家、诗韵悠远的古朴村落。
最早知道肖岭,是在摄影家的图片上——金秋的田野,远处是一座云雾缭绕、亦梦亦幻的村庄,一片丰收的田野,金黄色的稻浪层层叠叠,图片标注《金秋萧岭》,我把这幅图片用在了杂志的封底。
再识肖岭,是去年的一个大型农耕节日——肖岭梯田开镰文化旅游节。金秋十月,肖岭梯田迎来丰收季。从山脚到半山腰,错落有致的梯田一片金色,金黄的稻穗、优美的梯田、欢乐的笑脸,构成一幅美丽的丰收画卷。一个观景台,一个圆形舞台,开镰的仪式、欢乐的鼓点、优美的歌舞、淳朴的人家,一处处、一点点,无不撞击着我的心扉。
暮春时节,子规声声、细雨如烟,我随一群文友应邀来到肖岭,细细品味这里的神奇梯田、古朴村落,研习耕读文化、领略世外秘境。
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汀县城一路东行,四五十公里开外,山路忽然一转,前面豁然开朗。路旁一块块巨石上镌刻着“肖岭梯田”,到了,此行的目的地到了,扑入眼帘的这一片田野就是肖岭梯田了。
童坊镇肖岭村海拔近千米,坐落在一个高山环绕的小小盆地中央。据称在唐宋年间,这里就有先民居住。勤劳的肖岭人历经千年,开辟出了这片规模浩大的梯田,总面积有700多亩,从山脚盘绕到山腰,极目远去,一坵坵一片片,层层叠叠,谓为壮观。
肖岭梯田十分神奇。这里的梯田是肖岭先民经过成百上千年的开垦、种植逐渐形成的。站在观景台上瞭望,你又会觉得这不但是先民垦荒的成就,更像是仙人有意的布局。不信你看那颗散落在田间的神仙石:据说神仙们正在山坡上下棋,胜意正浓忘了时间,天快亮了,土地公公急得直跺脚,他灵机一动,把自己变成了只大公鸡,朝着神仙引吭打鸣,仙人们拔腿就跑,慌乱中留下一颗棋子落在了山涧,棋子一着地就与泥土紧紧相连,就成了现在这块神仙石。大家细细地瞧,看似只有一小抔泥土捧起了巨石的一角,可是无论多么有力气的壮汉,休想动摇它一丝一毫。土地公公为了让村中的公鸡按时打鸣,遂在山头留下了一块鸡冠石,提醒公鸡三更打鸣,催促村民早起劳作。其实,散落在梯田间的大小石块数不胜数,这些原生态的石块,造型不一、形态各异,它们都见证了这块梯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贫瘠到肥沃、从歉收到丰收……
肖岭梯田端庄俊秀。这里的梯田可真秀气,小小的田坵,大的不足一亩,小的一分两分,随意罗列,互相呼应。春天,溶田之后,水波潋滟,阳光照耀下,一颗颗星星、一个个月亮,在阳光下调皮地闪烁着,等待着无数生命的盛开;夏天,禾苗在雨露的滋润下疯狂地生长,层层叠叠的绿色向着天边延伸,莺歌燕舞、虫鸣螽跃,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不知疲倦地合奏着生命的华章;秋天,金黄的稻子成熟了,沉甸甸的稻浪随风摇曳,丰收的田野轻吟着古老的歌谣,无不令人击掌欢呼、大声歌唱;冬天,静谧的田野里长出了许多不知名的小花小草,梯田像是一个矜持的贵妇人,抚摸着这些大自然的小精灵。晴朗的周末,城里人呼朋引伴、拖家带口来到这梯田间,他们带来了菜蔬锅灶,烹调出一道道美味佳肴,蓝天如洗、白云如絮、梯田如画,享尽了山野的芳华!
肖岭梯田蜿蜒险峻。这里的梯田落差很大,从最低处到最高处竟然有几十层,一圈圈一环环,随着山势,蜿蜒回转,任性地布排切割。站在梯田最上方,陡峭的山体一眼望不到底,让不少人充满好奇又望而却步。在缥缈轻灵的云雾中,肖岭梯田披上了一层层神秘的面纱,像是一处天然的大地雕塑,矗立在崇山峻岭之间。
肖岭梯田,是农耕文化的传承,也是肖岭人千百年来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的真实写照。
“翠杉接祥云福音常绕肖屋岭,修篁聚瑞气胜境且临仙水塘。”这是肖岭村入口牌坊大门上的一副对联,把村中的景观嵌入其中,像是一张充满诗情画意的导游图。
翠杉,就是村中间那棵千年红豆杉,需要五六个人手拉着手才能围上一圈。红豆杉是世界上公认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植物,天然红豆杉能够长成如此巨大实属罕见,谓之千年实属不虚。据记载,肖岭村开基至今,也应有千年,可见这座村落与这棵古树相依相偎、不离不弃,数历朝代更迭,如今已是换了人间。
肖岭村下游水口处有一座屋桥。据传,此桥最早建于明末清初。那时候只有一座独木桥架在小河上,淳朴的肖岭村民在小桥靠村里的这一头搭建了一座茅草房,里面常年架着一只茶桶,供路人免费喝茶解渴。一天,南明隆武皇帝朱聿键带着兵将经过此桥,忽然晴天霹雳,大雨倾盆,卫兵们连忙拉着朱聿键到茅草房避雨,并饮茶歇脚。待到雨过天晴,朱聿键看着木桥,有感于荒郊野地竟然可以得到庇护,因此敕令在此建一座屋桥,以蔽附近百姓免遭雨雪侵袭。后来因年久失修又于清末重建,如今又是风风雨雨百余年。真所谓屋桥遗梦,见证岁月沧桑。
“八叶名臣第,五经学士家。”在屋桥旁边建有一座“肖公庙”,庙宇不大,端庄肃穆,远远地看,这庙建于“象”形山大象的鼻端,把住了大象的气息门脉。
关于庙中供奉何人,众说纷纭。一说是纪念肖岭村开基始祖肖铭宗;一说是纪念萧景萧将军,萧景为平叛汀州盐匪盐盗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特建庙安奉,供族内外人士进香祈福,以保安康;一说供奉的是唐初宰相萧瑀。萧瑀是梁明帝萧岿第七子,隋炀帝萧皇后同母弟,作为一个亡国皇家的后裔,他在唐朝的政治生涯,与唐高祖李渊的武德朝、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朝任要职,始终处在朝廷的权力中心。他的主要作用和功绩是在武德朝。进入贞观朝后,六遭罢相,大起大落,都是以忠诚耿直,不徇私情,不越法度而屡罢屡起。以后,他的孙子、曾孙、玄孙辈以及从子(侄子)一支有八人为相,可谓兴旺发达,史上罕见。
无论庙中供奉的谁,确实是肖家祖上无疑。能进庙堂之人,非贤即达,“有求必应”也正是肖家子孙对“肖公”神通的笃信无疑。
千年肖岭,游客的向往,游子的家园。
每年三月初三,这里举办以“春耕·鞭春牛”为主题的肖岭村祭“肖公”民俗活动。“鞭春牛”是一种仪式,一种祈福,也是一种憧憬,体现肖岭村民纪念肖公移居肖岭开垦梯田的孺子牛精神;肖岭乡贤们在外拼搏,开创新生活的拓荒牛精神;肖岭人民传承梯田农耕文化,振兴乡村的老黄牛精神。
金秋时节,丰收在即,这里又要举办一场“开镰文化旅游节”,在丰收的肖岭梯田,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庆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这些旅游文化活动,无不凝聚着肖岭外出乡贤,尤其是“东莞市肖岭家乡会”各位乡贤的心血。游子们无论多忙,都要赶回家乡纳福祈祥,年年岁岁永不疲倦。
因为这里有游子的乡愁,浓浓的,化也化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