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种子会发芽


□钟德辉

堂弟勇子当年是武平汽车站的一名客车乘务员,他每天都轮班在通往长途客车上售票。在那个计划经济时代,这是一个不错的工作。

一天上午,勇子跟着那辆武平县通往江西瑞金的客车,就在会昌县门岭镇与周田镇之间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客车发生故障,一直启动不了。一车客人只好转给了往赣州的客车。那个时候的通信根本没办法联系修车的,只能拦车捎信于过往车辆,让他们带客车故障的信息给前后修车店。可是一直到傍晚的时候都没有修车的过来。

天渐渐暗了下来,时间在一点点流逝,本来就没有吃午饭的他们越来越感觉到饥饿。四处张望,只求能够在附近找一个人家求一口热饭吃,可是只有遥远的山脚下有亮灯的人家。他们无奈地锁好车门,打着手电朝有亮灯的人家方向走去。20多分钟以后,他们到了那家门口,说明了来意以后,主人就开始煮饭热菜给他们。

期间,一个70多岁的老人把他们带到客厅里喝茶聊天。老人问:“两位小兄弟,你们是武平哪里的?”

“我是象洞的,在武平县汽车站开了10多年的客车了。”司机回答说。

“我是岩前峰贵的……”勇子正说到峰贵就被老人打断了“峰贵!那边有个叫算茗下的?”

“嗯,我就是算茗下的,老公公也知道算茗下?”勇子奇怪地问。

“当然知道,一辈子都不敢忘记的地方。那边有一个叫钟泰昌的老先生认识吗?”老人说。

“他正是我的爷爷。”勇子说。

“老太婆,快把家里那只老鸡公杀了,再弄几个好菜,恩公的孙子来了。”听到勇子这句话,老人立刻站了起来走到大厅门口朝厨房喊。

“这下好了,我一直都想去算茗下当面感谢钟泰昌老先生当年的大恩,他的孙子来了,我真的太高兴了。”老人进来后激动地说道。

“老公公,这是怎么回事?您怎么会认识我爷爷?”勇子好奇地问老人。

“事情是这样的,当年如果不是你爷爷,我已经饿死在岩前了。那时,我做小买卖,一不留神钱包被偷了。我到处找,无果。眼看天色已经不早了,心里实在是着急啊。恩公是在街上卖棕绳的,发现我着急的样子,就问我遇到什么困难了,看看能不能帮我。恩公知道我的情况后,去买了些肉和菜后,就把我带回家,请我吃饭喝酒。第二天,因为怕我家里人着急,还给我路费回家……”老人细细道来。

“当时,怎么不报警?”勇子好奇地问。

“报了,只是那时候岩前公社只有一个特派员,哪里有办法找到啊!如果有那么好找,八三年就不用严打了……”老人说。

原来如此。

吃过饭,老人就叫儿子骑自行车去门岭街上找修车师傅帮忙修车。修车的人,摸黑加班也把车修好了。当天半夜还赶到了瑞金汽车站,第二天准时从瑞金按班出发。

勇子突然想起来,当年爷爷一直秉承着“家留便饭,路有贵人”的家风,原来是在用心铺着子孙路。难怪爷爷无论是卖菜籽的、修磨石的、担货郎的,还是路过卖艺的乞丐等等,都留他们吃饭,尽力帮助这些外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