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珍爱生命共同努力


□蔡庆阳

时下,个别孩子抗压能力差,稍不如意、稍有挫折就觉得整个世界失去了色彩,说出一些任性的话语,甚至做出一些极端行为。青少年不珍爱生命、不尊重他人生命的事件,时常见诸媒体,让人痛心,同时也让人反思。个别孩子对自己的生命缺乏正确认识,造成脆弱的心理,看似来自孩子个人,其实细一追究,问题的根源就出现在孩子的教育身上。需要引起家长、学校、社会的共同关注并加以重视解决。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很多家长的普遍心态,在过分注重孩子成绩的同时,不少家长恰恰忽视了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或许,通过个人努力,在一定范围内,一个人是优秀的,但是家长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困境、也有逆境,每个人的人生难免会遭遇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个人在努力追求人生成就的同时,也要有平常心、自然心,一旦出现挫折、一旦期望的目标无法实现,就要用正确的心态来面对这些可能的状况。

作为家长,在培养孩子树立远大理想的同时,还要培养孩子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力争取得好成绩的同时,善于融入团队,与人为善,有一颗包容心,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都要有乐观、豁达的心态。同时,要正确、理性地教育孩子,克服任性、增加韧性。从孩子小时候,就不能娇生惯养,多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引导他们学会尊重他人、感恩他人。要关注孩子成长的点滴,努力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工作之余多抽出一些时间与孩子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困惑和烦恼。此外,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光讲大道理,如从小教育孩子爱护动植物等一切有生命的东西。

学校方面,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咨询室,切实注重孩子的心理疏导,这其中应包括挫折教育、生命教育等,及时、正确地把握孩子的心理状态,在他们发生心理困惑和精神危机的时候给予必要的帮助。要关注关爱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通过专业知识和手段,对学生的思想、心理加强了解和疏导,积极帮助他们缓解各种压力,直面学习、生活中有可能遇到的困难,及时帮助他们排解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扰。

社会则应为青少年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环境,构建珍爱生命、热爱生命的整体氛围,要坚决打击一些不健康的书籍、影视、游戏等对孩子身心的影响,让他们远离暴力,在和谐、文明的环境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