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铁的纪律守护好文化遗产


□通讯员 李文星

“目前工程进展是否顺利?”“你们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文物保护措施?”近日,永定区湖坑镇纪检监察干部在新南村衍香楼修缮工地开展一线监督并向施工人员了解情况。

衍香楼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单体楼代表、国家重点文化保护单位。自2017年启动保护修缮工作以来,因村民苏某等人多次无理阻扰施工,导致工程进展缓慢。区、镇纪委了解情况后及时介入,会同区公安局、区文物局、区土楼管委会等部门重拳打击苏某等人不法行为,确保修缮工作顺利进行。目前,衍香楼外观修复基本完成,现正进行楼内修复工作,预计明年春节前完工。

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今年7月,省纪委监委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通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响应上级部署,认真学习、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全程监督,用铁的纪律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抓实见效。

“我市文化遗存丰富,现有登记不可移动文物4613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保16处、省保127处。”近日,市纪委监委驻市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前往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我市文化遗产基本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驻市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还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工作方案》《龙岩市红军标语保护管理办法》等文件,厘清工作职责,压实文化遗产保护主体责任。

曾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奇和洞遗址,是漳平市纪委监委近年来重点关注的文化遗产。市、镇纪检监察干部不定期围绕文物本体保护、遗址管理、周边环境整治等问题开展一线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协调、推动解决。“多亏你们帮忙协调,以前洞口前的道路经常有大型车辆经过,给奇和洞的保护带来安全隐患,现在设置了石墩,大车过不来了。”漳平市奇和洞遗址管理人员向前来督查的纪检干部表示感谢。

在强化日常监督的同时,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发现的问题也及时进行核查处置,涉及公职人员违纪违法的优先处置,持续释放高压态势。

长汀县纪委监委积极协调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围绕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突出问题,逐项分析研判,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全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针对个别文化遗产缺乏保护资金、相关政策扶持等问题,财政部门加大资金投入,文物部门做好业务指导、争取项目政策,公安部门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纪检监察机关提供纪律保障……在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今年,红九军团长征出发地——红一方面军独立二十四师驻址(育成公祠)被列入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吴岱故居等23个点被列入第八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连城县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制定出台专项监督检查方案,深入一线开展遗址保护监督工作,严肃追责问责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今年初,连城培田古村落核心景点新塘街一处老宅被擅自改建,对千米古街整体风貌造成了严重破坏。连城县宣和乡纪委及时介入,对参与改建的党员王某进行诫勉谈话,并责令拆除违建。“古建筑修复建设太专业,让我原貌恢复,我不会也不敢乱弄。”在了解王某的难处后,县、乡纪委协调乡政府聘请专业人员对古宅重建进行设计,重建过程全程监督指导。今年6月,古宅修复完工,千米古街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文化遗产是传承国家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不可再生资源。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政治监督,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堵塞制度漏洞,健全长效机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