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自华:米粉小作坊铺就脱贫路


□通讯员 江鹏 王芳 晓春

碾米、制作、晾晒……近日,钟自华正和妻子忙着生产米粉。“现在做米粉平均每月收入4500元,碰到雨天不能晾晒,我会去打零工增加一点家庭收入,平时也可以照顾到家里,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

面对越来越好的日子,钟自华激动地说。他说这一切是当地政府关心帮助的结果,是精准扶贫给他一家带来了福音。

现年51岁的钟自华是长汀县宣成乡中畲村的贫困户,为人诚恳,朴实敦厚。由于母亲患有长期慢性病,丧失劳动能力,需长期服药,家中又有两个尚在读书的孩子。生活的贫困,曾一度让他身心俱疲、不堪重负。

因妻子照顾患病的母亲忙不过来,2016年初,在广东打工多年的钟自华便回到老家,面对贫困不堪的家境,钟自华一筹莫展……就在他为如何摆脱贫困而发愁时,精准扶贫的春风向他吹来。在乡、村干部出谋划策、鼓励支持下,钟自华凭借曾经学来的手艺,利用打工积攒的资金,在家里办起了一家米粉加工作坊,做起了米粉加工生意。

可是,米粉加工作坊开办初期,钟自华就遇到了大难题。由于缺乏经验,加上生产设备落后,导致米粉产量低,第一年收入仅有2万元左右,身边的亲朋好友纷纷劝他另择他业,但他没有气馁,多方找寻办法,先是向乡农技站寻求技术帮助,了解生产设备的挑选方法及购买渠道,再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向同行取经,不断强化生产技术,提高米粉的产量和质量。

2018年,钟自华通过扶贫小额信贷5万元,购买了新的生产加工设备,扩大了生产规模。皇天不负苦心人,在技术“软件”和设备“硬件”的支撑下,这一年,米粉产量和收入都有了大幅度提高。自此,钟自华认准了这条致富增收的路子。就这样,一年四季,他总是起早贪黑地忙碌,产出的米粉洁白细嫩、软滑爽口,深受消费者青睐。2019年共计加工米粉上万斤,加上业余时间打点零工,总收入近7万元,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成功脱贫的钟自华一直没有停歇,2020年,除了发展自己的米粉加工作坊之外,他还参与了中畲村激励性产业扶贫大肉姜、油茶种植及河田鸡养殖项目,通过参与多项扶贫产业,钟自华不仅学到了许多技术,增加了收入,还巩固了致富的信心。

“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这么好,给我帮了很多忙,我相信,未来的日子还会更好!”钟自华告诉笔者,目前他正计划扩大米粉加工产业规模,并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拓宽销路,打响品牌。